河口与近岸海域硅及其稳定同位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_y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口与近岸海域通常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在海洋碳循环中扮演关键角色。硅藻作为最主要的初级生产者,贡献大约一半的初级生产力和高达40%的碳输出,硅的循环由此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碳循环至关重要。近几十年来,近岸海域硅循环受到人为活动的严重干扰,DSi浓度的大幅下降使某些海域的浮游植物生长受到硅的限制,导致生态系统结构发生显著的改变,因此,揭示近岸海域硅循环对人为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如何响应成为海洋生态系统研究的热点问题。然而,近岸海域硅动态具有巨大的时空变异性、调控机理复杂,是一个未解的科学难题,使得准确预测人为扰动和全球变暖下硅循环的变化趋势难以实现。在海洋环境中,硅藻在吸收溶解态硅酸盐(DSi)形成其硅质外壳(生源硅,BSi)的过程中优先吸收较轻的硅同位素产生硅同位素分馏,而在随后的溶解中可能会优先释放较轻的硅同位素。在沉积物中,自生粘土矿物形成的过程中也会产生硅同位素分馏。因此,硅稳定同位素(δ30Si)是在不同时空尺度下示踪硅的来源及其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有力工具。本论文通过河口和近岸海域不同系统中硅稳定同位素组成(包括DSi的δ30Si(δ30SiDSi)和BSi的δ30Si(δ30SiBSi))的分布特征,结合培养实验和多种模型计算,探讨硅及其稳定同位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以及控制机制,以实现1)通过比较不同系统的硅循环特点,揭示近岸海域硅循环的特征;2)了解硅循环对人为扰动及全球变暖的响应,以便更好地预测未来硅动态的变化趋势。首先,河口作为陆地-海洋的连接,对于河流向海洋输送的硅通量以及近岸海域的硅藻生产力尤为重要。本研究调查了位于不同气候带的世界三大河口:亚马逊河口、长江口和珠江口的δ30SiDSi分布。在长江口和珠江口中,δ30SiDSi仅受物理混合的控制;而在亚马逊河口观测到硅藻生长导致δ30SiDSi的显著增加,硅同位素分馏的富集因子为-1.0±0.4 ‰(瑞利模型)或-1.6±0.4 ‰(稳态模型),据此估算出亚马逊河口对δ30SiDSi入海信号的改变高达+0.7-0.8 ‰。河水端δ30SiDSi在长江口(+1.8±0.2‰)比在亚马逊河口(+1.2±0.2‰)和珠江口(+1.4±0.2‰)偏重,可能由于长江流域受风化、生物利用和人为活动的综合影响导致更强的分馏。此外结合前人工作,我们对长江口硅同位素行为的季节性变化进行进一步讨论,认为其主要受控于温度、光照水平以及水体停留时间。根据亚马逊河口获得的分馏富集因子,我们估计δ30SiDSi的全球平均入海通量在河口的作用下升高至少+0.2-0.3 ‰。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型河口在海洋硅循环中的作用,需要考虑河口混合过程中河流硅同位素组成的改变,以及每个河口硅同位素的季节性变化。其次,通常认为沿岸上升流系统具有高的硅藻生产力和硅质泵效率,然而研究发现在不同沿岸上升流系统中,真光层内BSi的生产和溶解比值(D:P)具有较大差异(0.1~1),意味着不同的上升流系统中硅质泵效率不尽相同。本研究通过2012年8月海南岛东部沿岸上升流系统中δ30SiDSi和δ30SiBSi的分布特征,对该系统的硅质泵效率进行探讨。通过两端元混合模型和同位素分馏模型计算出实际分馏值与若无溶解影响时的理论分馏值(即D:P=0,净分馏30εnet=-1.1±0.4 ‰)之间的差异,定义为Δδ30SiDSi*,由于BSi D:P的增加会减小硅藻生长期间的净分馏,Δδ30SiDSi*越负表征BSiD:P越大,即硅质泵效率越低。结果表明近岸上升流区域的硅质泵效率较高,而离岸上升流边缘的硅质泵效率较低。由于离岸上升流边缘水体停留时间相比近岸上涌水体较长,我们假设不同的硅质泵效率是由于随着上升流环流体系硅藻在不同区域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导致。为验证此假设,本研究通过一系列培养实验,包括在富营养的亚热带海湾五缘湾中进行的中尺度围隔培养实验和在南海珠江口进行的甲板培养实验,对硅藻生长过程中硅藻生产与溶解的平衡及其对硅同位素分馏效应的影响进行探讨。据观测,硅藻生长期间δ30SiDSi随着DSi的消耗逐渐变重,所有培养中的净分馏(-0.33±0.06、-0.33±0.04、-0.39±0.11 和-0.77±0.34 ‰)均低于硅藻生产的分馏-1.1±0.4‰,反映出硅藻溶解及该过程的同位素分馏。假设培养实验中BSi D:P比值随着DSi的消耗不断增加,通过基于不断变化的30εnet建立的新分馏模型模拟δ30SiDSi的变化,该模型结果与所有培养中的δ30SiDSi观测值一致,证实硅藻生长过程中BSiD:P比值随着硅藻的生长和DSi的消耗逐渐增加,表明在硅藻不同生长阶段硅质泵效率发生改变。最后,近几十年来,人为干扰对近岸海域的硅循环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初级生产力和营养盐向开阔大洋输出的效率,因此了解人为活动引起的环境变化如何影响近岸海域硅循环至关重要。本研究于2016年3月首次调查了高度富营养化的波罗的海中DSi和δ30SiDSi的分布,发现在物理混合和春季硅藻不同生长阶段的影响下,混合层的δ30SiDSi值从西部较浅的海峡(~+2.2 ‰)到东部较深的海盆(~+1.4 ‰)逐渐变轻。在中央海盆观测到罕见的δ30SiDSi垂直分布特征:深层水的δ30SiDSi(+1.57至+1.95 ‰)比表层水(+1.24至+1.68 ‰)更重。为探究这一罕见分布背后的机制,我们通过双箱模型对波罗的海DSi浓度和δ30SiDSi值的变化进行模拟,探讨工业化时期不同人为干扰和环境变化(包括筑坝、富营养化和层化加强)对硅动态的影响。模型结果表明,虽然筑坝使δ30SiDSi值变高,但δ30SiDSi的罕见垂直分布特征主要归因于富营养化驱动下强烈的硅的内部循环。大量的硅藻生产及输出从表层水向深水输送大量高度分馏的硅,随后沉降的硅藻在沉积物水界面的循环使硅不断溶解在间隙水中并重新释放回深水,而自生粘土矿物形成使间隙水中的硅产生分馏携带较重的δ30SiDSi信号,进而使深层水的δ30SiDSi重于表层水。本研究聚焦硅循环对环境变化的响应,为预测未来人为扰动及全球变暖下近岸海域硅循环的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综上所述,硅及其稳定同位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呈现较大的空间变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区域硅质泵效率的变化,这与营养盐供给、水体停留时间、沉积物-水界面过程及硅藻生长阶段等诸多因素有关。本论文表明探究河口在海洋硅循环中的作用时,需考虑河口混合过程对河流硅同位素组成的改变,以及每个河口硅同位素动态的季节性变化。此外,本论文为硅循环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提供了确凿的证据,对预测近岸海域人为扰动下硅动态的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本论文同时揭露硅质泵效率具有较大的时空变异性,因此仍需要进一步对不同区域的硅循环特征进行系统性研究,才能全面了解硅在生物泵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与碳的耦合,准确预测人为干扰和全球变暖背景下河口和近岸海域硅循环的变化趋势。
其他文献
自2008年爆发全球性金融危机以来,人们深刻认识到资产价格波动对经济金融体系影响的问题的重要性。随着世界金融自由化的不断深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的货币宽松政策有增无减,全球大类资产的价格波动愈发剧烈,给一些国家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埋下了隐患。如果地区性金融风险失去控制,引发局部范围的金融危机,将会给整个国家带来连锁的负面影响,甚至给世界经济带来沉重的灾难。因此,金融风险的研究成为各个国家学者
图像是现代社会人类传递信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实际场景中,由于人为操作、场景的限制、自然环境以及传感器的局限性等因素,无法避免地会导致图像模糊。这种模糊不仅严重地影响了图像的清晰度和视觉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到图像在精准医学、智能交通、视频监控、航空和民用工业等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对图像去模糊技术的研究具有很高的社会经济价值。动态场景模糊是由相机抖动、多目标运动、曝光时间内场景深度变化、运动边界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生好坏决定民心向背,决定国运昌衰,这是一条历史铁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回顾历史可以发现,中共之所以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给亿万人民带来了好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进而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加强民生建设,使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那么,习近平对保
进入21世纪后,在全球资源和环境的硬约束条件下,集知识、高新技术密集和高附加值特征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成为新经济下的主要增长点之一。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2016年7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工程院共同制订了《发展服务型制造专项行动指南》提出:把握智能服务新趋势、探索智能服务新模式、培育智能服务新能力。智能服务产业主要是依托于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信
管理将激励分为货币激励和非货币激励,其中非货币激励包括物质激励、在职消费、控制权激励等。一方面,理论和文献认为货币具有激励作用。有货币激励好于没有货币激励,金额大的货币激励好于金额小的货币激励,价值相等的货币激励与非货币激励的激励作用相同。另一方面,部分理论和文献认为货币激励具有次优性。在特定情况下,货币激励反而会降低人们的行为绩效,相同金额的货币激励不如等价值的物质激励作用好。动机挤出理论认为,
隧道开挖及支护过程中,围岩体常表现出明显的时效特性,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溶蚀和侵蚀作用导致围岩时效特性显著劣化,因此,考虑水环境作用下围岩时效特性研究对隧道长期稳定性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本文利用改进的可视化三轴伺服控制试验系统,以砂岩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开展不同水环境(含水率、渗透水压)、不同荷载速率、不同方向广义应力松弛等条件下的岩石时效特征试验研究,揭示了水-岩耦合作用下岩石表面三维应变场的时
分生孢子是病原真菌的主要侵染单元和繁殖单位,分生孢子的产量、进入稳定产孢期的时间、孢子产品中菌丝体的比例等都成为大规模生产的限制条件。大多数真菌存在两种产孢方式:正常产孢和微循环产孢。正常产孢是由菌丝产生孢子,是丝状真菌最普遍的产孢方式。微循环产孢是指丝状真菌在生长过程中不经菌丝生长(或只有极短的菌丝生长)阶段而直接由孢子萌发产生孢子的现象。与正常产孢相比,微循环产孢的产孢量更大,孢子大小更均一,
科技的进步促进分布式移动电子、传感器网络、个人医疗电子产品、机器人、人机交互界面(Human-Machine Interfaces,HMIs)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 Ts)等领域飞速发展。这些移动电子产品及其系统大多靠传统电池供能,然而,由于电池的寿命有限,更换和维护成本较高以及电池中的铅、汞、镉等化学元素对环境不友好等问题,使得传统电池电源无法满足数量庞大的分布式移
体育设施是人类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运动水平、保持生体健康的场所,也是城市举办体育赛事、增加运动交流、提升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公共设施,具有“全球化”与“本土化”并存的二元结构特征。三峡库区是我国典型的山地城市区域,地形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历史文化独特,经历了大规模移民搬迁后,城镇空间发展出现了时空压缩和错位的特征,区域范围内城镇化程度和城镇规模出现差异,城市发展因人地矛盾问题而呈现高密度发展趋势
学位
近年来,基于纳米技术的纳米药物构筑和抗肿瘤应用实现了飞速发展,其中抗肿瘤药物输送系统、光热治疗纳米药物和纳米催化药物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然而这些抗肿瘤纳米药物面临许多问题和挑战。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受到生理体系的屏障阻碍如溶酶体隔离而导致药物输送效率低。用于光热治疗和催化治疗的纳米药物也面临光热转换效率低和纳米催化试剂不能长效循环的挑战。此外,界面惰性的无机物或金属在纳米药物构筑中还存在稳定性差、尺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