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从古至今都备受关注,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和中国历来注重教育是分不开的。尤其是汉代教育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初步建立起的中央与地方官学的教育体系,标志着中国封建官学制度的确立,为以后官学教育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汉代地方官学的地位不及太学,但其在教化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以汉代地方官学的发展为中心,进一步认识汉代地方官学从西汉到东汉是如何发展的。西汉作为地方官学的初步建立时期,与文翁兴学和西汉政府颁布的三次兴学诏令是离不开的,尤其是第三次平帝时颁布的诏令,使汉代地方官学第一次有了制度上的变化。到了东汉,地方官学呈现繁荣发展的景象,各地方官也投入到建设地方官学的工作中去,使地方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尤其是州、县学校的出现,使汉代地方官学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善。当然,随着地方官学的发展,其规模逐步扩大的同时,数量和分布区域也随之变化。除此之外,地方官学的老师和学生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并且教师分科教学也具有现代化教育的特点。从西汉到东汉地方官学的规模逐渐扩大、分布区域越来越广以及数量逐渐增加,对汉代及以后各朝代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对我们现在学校教育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经验及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