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出现在媒体上,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切关注,校园欺凌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话题。欺凌行为不仅会对他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也会对欺凌者本人的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产生不良影响。为探究欺凌行为的影响因素,防治欺凌行为。本研究采用“校园欺凌量表”初中版、“学校道德氛围量表”、“道德推脱量表”、“道德认同量表”对广西壮族自治区864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学校道德氛围对中学生欺凌行为的影响机制,以及道德推脱和道德认同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得出以下结果:(1)在一学期内,9.6%的中学生报告实施过欺凌行为,25%的中学生报告遭受过欺凌,4.8%的学生报告即实施欺凌又遭受欺凌,63.7%的中学生报告未卷入欺凌事件。(2)中学生欺凌行为、受欺凌行为、身体欺凌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中学生欺凌行为、受欺凌行为、言语欺凌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3)中学生欺凌行为、学校道德氛围、道德推脱与道德认同四者之间两两显著相关,其中学校道德氛围与中学生欺凌行为、道德推脱存在显著负相关,学校道德氛围与中学生道德认同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与中学生欺凌行为显著正相关,道德推脱与中学生道德认同显著负相关,道德认同与中学生欺凌行为显著负相关。(4)道德推脱在学校道德氛围和中学生欺凌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道德认同在学校道德氛围与欺凌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道德推脱和道德认同在学校道德氛围与欺凌行为中存在链式中介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研究为教育者防治中学生欺凌行为提出以下教育建议:(1)重视欺凌的防治,精准防治欺凌;(2)创建良好的学校道德氛围;(3)发展中学生健康道德,提高道德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