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离不开对基层治理场域的系统性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沿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展开的,社会建设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社会治理是对社会建设中的各种关系的协调,涉及资源配置等治理内容,这也决定了社会治理需要处理各种复杂关系。基层肩负打通“最后一公里”的任务需求,关系治理现代化进程的整体推进。与此同时,制度是治理的根本依据,是实现高效能治理的“中介”,因此,在追求治理有效性的目标导向下,研究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治理效能转化问题彰显必要,既是对社会治理的理论审视与实践考察,也是适应治理需要加以探究的时代课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要求“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制度优势—治理效能”转化命题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新颖的观察视角。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与实践主题,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转化研究需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情境下开展,基层社会治理的价值走向是实现善治。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转化研究主要涉及两个维度的研究,即转化的现状方面和问题方面,本文以两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研究思路而展开。其一是:试图回答“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依据是什么?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为什么要转化为治理效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是否转化为治理效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如何向治理效能转化的?转化逻辑?”其二是:试图回答“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向治理效能转化的不足之处是什么?产生原因?如何优化?”等基本问题,本文将围绕上述问题逐次展开。“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依据是什么”实质是回答第一个“是什么”的问题。通过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情境下的制度优势治理效能理论发展历程、阐述分析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转化的理论遵循与价值遵循,进而明确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转化依据,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为什么要转化为治理效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是否转化为治理效能?”涉及的研究内容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转化逻辑进路和成效”,实质是回答第一个“为什么”的问题,也间接辅证“是什么”的问题。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为什么要转化为治理效能?通过分维度分析中国制度优势,研究发现,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不断追求“现实效能”是其内在本质。中国制度优势为推动基层社会的制度—效能转化提供了深刻的宏观背景,以此为前提,在制度功能和政策目标驱动下对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党的领导制度和群众路线制度是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两大引擎”,二者具有的制度优势是产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关键。另外,以“三大攻坚战”为中心工作的治理目标任务等内容构成了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转化目标体系,追求治理有效性的需求逐渐强化。在明确制度优势、目标体系后,通过阐述现实成效,论证“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正逐步转化为治理效能”。“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优势如何向治理效能转化的?”实质是回答第一个“怎么办”的问题,涉及的研究内容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转化的实践考察”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转化逻辑”。在基层治理场域内,采用案例分析研究方法,分别考察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群众路线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实践。前者主要基于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的具体治理活动,围绕“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展开;而后者则主要基于对“秸秆禁烧”与“疫情防控”治理活动的比较分析,围绕群众路线发挥“凝心聚力”增强治理合力来展开。通过对实践过程的机制、效果分析,研究发现,在不断凝聚治理主体价值共识中促进集体行动;在不断强化“政治势能”和“责任政治”逻辑下发挥基层工作优势等有助于建构社会治理共同体。其中,“合作逻辑”、“下沉逻辑”、“吸纳逻辑”、“价值逻辑”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的重要逻辑。而“下沉-吸纳”是当前“政村互嵌”结构下治理方式的主要特征,带来了条块关系新变化,有助于形成基层条块协同的治理格局。同时,“善治”贯穿于党的领导制度优势(群众路线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社会治理效能的实践过程。“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转化逻辑”是本文研究的焦点问题。研究表明,通过制度功能强化制度自信、政策目标驱动责任制落实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转化的重要驱动力。通过合法性保障的治理体制、综合协调的工作机制、条块协同的治理机制、结果导向的监督机制有效运行,方能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转化。不断强化“党建引领”、“以人民为中心”、组织保障是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转化的有效路径。“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转化的不足之处是什么?产生原因?如何优化?”试图分别回答本文第二个“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在前文案例分析基础上,结合调研资料,对转化不足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现存问题主要集中在价值观念、“合作黑箱”、“棘轮效应”、基层自治等方面,基于转化存在的问题探寻了问题产生的具体原因。“转化逻辑”最终需要“落地”,聚焦转化中需要改善的现实问题,提出“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效能转化的对策建议”:营造制度自信思想氛围、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实现机制、完善基层减负赋能制度选择、融合“三治+三能”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