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东亚货币合作问题研究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umingxiaoziwo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范围内贸易和金融联系的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区域货币合作逐渐提上日程。近几年,东亚地区在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合作上迅速发展,货币合作随着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部分国家在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上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对东亚货币合作问题的研究要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基础,据此建立评价东亚地区货币合作经济基础的标准体系。最优货币区是指采用单一或几种货币,汇率永久固定并对区域外国家保持浮动的区域,这一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最先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在实践和应用中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为区域货币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东亚地区的货币合作有指导作用。本文从最优货币区理论与东亚货币合作结合的角度,对东亚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满足程度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生产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产品多样化、金融一体化、政策一体化五个标准。第一章导论部分首先提出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理论和现实意义,整理了国内外关于东亚货币合作的相关研究文献,从总体上给出了文章的基本写作思路。第二章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综述,阐述了早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以及最新发展,提出了东亚最优货币区判断的标准体系。第三章采用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体系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笔者认为东亚地区组建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已初步具备,在个别标准上个体差异较大,但是有不断拟合的趋势。第四章对东亚货币合作的进程和现有成果进行了总结。东亚货币合作进程较为缓慢,存在着各国差异较大、缺乏坚实的政治基础、缺乏核心国和核心货币等制约因素。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比较了区域货币合作的三种模式,结合东亚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三种模式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亚推进货币合作的主要对策。
其他文献
<正> 大模板施工工艺是墙体改革的一条重要途径。尤其是外砖内模工艺,吸收了大模工艺的优点,而造价又接近于砖混结构住宅造价。但其外墙还需手工砌筑,且目前施工最高层数仅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正>1研究对象界定WHO界定老年人的年龄为:60-74岁为年轻老年人,75-89岁为老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老年人。本研究对象主要是年轻老年人,本年龄阶段正好处于向老年人适应期过
金融危机的爆发让信用衍生品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许多人认为作为信用衍生品主要品种的信用违约互换(CDS)是这次金融危机爆发的根源。然而不可否认,信用衍生品仍然是金融市场
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1992-1993年欧洲货币体系危机,泰国、韩国到俄罗斯及东欧经济转型国家,再到墨西哥和巴西,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及2009年的希腊债务危机,重大危机在世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是伴随着商业银行的业务开展而产生的,操作风险与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并列成为商业银行面对的三大风险。然而,操作风险却未能像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一样及早得
“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首要关注的问题。农村金融提供的资金支持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稳定的战略目标的前提。建立一个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和金融主体多元化的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