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范围内贸易和金融联系的加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区域货币合作逐渐提上日程。近几年,东亚地区在区域内贸易和投资合作上迅速发展,货币合作随着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大部分国家在货币合作的必要性上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对东亚货币合作问题的研究要以最优货币区理论为基础,据此建立评价东亚地区货币合作经济基础的标准体系。最优货币区是指采用单一或几种货币,汇率永久固定并对区域外国家保持浮动的区域,这一概念由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最先提出。最优货币区理论在实践和应用中不断发展与完善,逐渐形成了一个完备的理论体系,为区域货币合作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东亚地区的货币合作有指导作用。本文从最优货币区理论与东亚货币合作结合的角度,对东亚最优货币区标准的满足程度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生产要素流动性、经济开放度、产品多样化、金融一体化、政策一体化五个标准。第一章导论部分首先提出了文章的研究背景、理论和现实意义,整理了国内外关于东亚货币合作的相关研究文献,从总体上给出了文章的基本写作思路。第二章是最优货币区理论综述,阐述了早期的最优货币区理论以及最新发展,提出了东亚最优货币区判断的标准体系。第三章采用最优货币区的标准体系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大量数据分析笔者认为东亚地区组建最优货币区的条件已初步具备,在个别标准上个体差异较大,但是有不断拟合的趋势。第四章对东亚货币合作的进程和现有成果进行了总结。东亚货币合作进程较为缓慢,存在着各国差异较大、缺乏坚实的政治基础、缺乏核心国和核心货币等制约因素。文章的最后一部分比较了区域货币合作的三种模式,结合东亚地区的具体情况分析三种模式的适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东亚推进货币合作的主要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