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债、风险态度与家庭金融市场参与 ——基于CHFS的研究

来源 :河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_progr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国家倡导多渠道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的背景下,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为家庭金融投资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家庭表现出金融市场参与不足、风险规避意愿强烈和负债普遍且债务水平较高等特征,这不利于家庭运用资本市场优化资产配置结构和实现资产保值增值等,因此研究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针对家庭“有限参与”问题已从房屋贷款和风险态度角度展开研究,忽略了从总负债角度进行分析,并且尚未考虑风险态度与负债之间的关系。这种现状不禁让人产生思考:负债是否是家庭风险规避意愿强烈和较少参与金融市场的原因之一。因此,本文拟从总负债和风险态度视角探究其对于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风险态度在二者之间的作用机制。本文通过阅读和整理文献,对影响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并依据CHFS2011-2017数据,对家庭负债、风险态度和金融市场参与进行了详尽的现状分析。理论分析方面,本文主要运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生命周期投资理论、流动性偏好理论和预防性储蓄理论等,分析了负债和风险态度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分析风险态度在两者之间的中介作用。基于此,本文以CHFS2017年数据为研究样本,将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划分为三个维度——家庭金融市场参与选择、家庭参与金融市场广度与参与深度,分别运用Probit模型、Ologit模型和Tobit模型实证检验负债和风险态度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影响,并进一步在负债与金融市场参与中引入风险态度变量,运用逐步回归法检验风险态度中介效应是否存在。此外,本文通过运用城市子样本数据和双边缩尾处理方法证实了检验结果的稳健性。研究结果表明,负债家庭相比无负债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可能性更低,同时负债水平越高的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广度与深度越低;风险容忍度越低的家庭越少参与金融市场,其参与深度与广度也越低;负债通过影响家庭风险态度向下层级变化,最终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产生“挤出效应”。最后,通过理论与实证研究结果,为提升家庭金融市场参与度、优化资产配置结构、提高家庭财产性收入水平以及金融市场活跃度分别对家庭和政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某天然气净化厂采用液相氧化硫磺回收工艺净化天然气脱除尾气中的硫化氢,随着天然气气质的变化,出现因液相氧化硫磺回收装置酸气硫化氢含量超过设计值引起的尾气硫化氢超标、药剂消耗增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并结合液相氧化硫磺回收装置的特点,对影响脱硫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实验研究,并结合现场实际运行情况提出了尾气循环回用的解决方案。
目的 探究晃动对硫回收工艺中离心式过滤机性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自主搭建的过滤机抗晃中试实验装置对不同晃动条件、离心式过滤机转速、滤布目数下的硫膏固含率(混合物中固体质量分数)、硫回收率及过滤效率进行实验研究,分析离心式过滤机在海上硫磺回收工艺中的适应性。结果 (1)离心式过滤机在晃动条件下仍能保持较好的过滤效果,产出硫膏固含率可达90%以上,晃动对硫膏固含率的影响不超过6%,且在高转速下稳定性更好
为降低某天然气净化厂克劳斯/斯科特装置尾气的SO2排放,对装置工艺参数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克劳斯反应器R-301和R-302温度、加氢反应器R-401温度、尾气吸收塔C-402参数和液硫池鼓泡空气量对SO2转化率和尾气SO2质量浓度的影响,并优化了装置的运行参数。结果表明,当R-301和R-302床层温度分别为320°C和225°C时,SO2转化率分别提高了2.9%和6.5%;当R-401过程气入口
“工程力学”课程是理工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在学生知识体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西部高校的学生具有个体差异大的特点,传统的教学方式面临着诸多问题。以学生为中心,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基于学习通搭建线上学习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实践表明,课前的线上学习能够使学生对知识点建立概念,课中的线下讲授能够强化知识点,课后的线上测验和线下作业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混合式教学能够结合线上线下教育的优势,
<正>本发明属于工业硫磺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处理低浓度酸性气体进行硫磺回收的装置,以及基于该装置进行低浓度酸性气体硫磺回收的工艺。本发明所述处理低浓度酸性气体进行硫磺回收的装置,通过制硫单元、尾气处理单元、烟气净化单元及液硫脱气单元对所述酸性气体进行回收处理,并通过对各级反应器中催化剂的合理级配,有效提高了整个回收装置的硫回收率,本发明的硫磺回收装置烟气SO2排放浓度可稳定低于20 mg/m
期刊
“工程力学”课程概念多、理论与工程实践结合紧密,其知识点需要通过大量练习才能掌握,是一门难度较大的专业基础课.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显著.文章介绍了两个学期在六个试点班级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情况,总结出混合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及优化措施,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实践提供参考.
高等教育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而其生命线却在于人才培养质量。高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其高等教育现代化的程度。高等教育的现代化其实就是人的现代化,要实现人的现代化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推进科教融合,使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工程力学》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进行模型抽象比较困难,学生容易解题,却不容易将所学知识应用在工程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应用性是目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开展工
工程力学是工科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工程实践的基础。本文主要以案例教学为主,在教学全过程需要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应用材料,侧重分析基于工程实践的工程力学案例教学法中的重难点,全面分析仿真软件的应用。在实践中证明案例教学法对提升学生工程素养的积极作用,确保学生能够在案例教学法中,将所学理论灵活应用到处理工程实践的问题中来。
本文阐述了新形势下工程力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措施,从课程的互动性、线上教学能力提升、理论讲述与实验相结合、严肃考风考纪及科学精神培养与价值观引导方面对现阶段工程力学教学改革方法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以期为工程力学教学工作者提供一定参考。
课程思政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密不可分,为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内在需求,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德行,专业基础课程工程力学教学模式的探索成为必然。文章以课前―课中―课后为时间线,从教师主体、学生主体和考评机制三个维度挖掘了思政元素在课程中的融入,借助辽宁高校MOOC中心进行跨校区修读学分的教学模式改革,创建“课间故事坊”,基于国家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平台开展开放性实验,采用案例式、贯通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