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宏观经济波动的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研究

来源 :暨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llpl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宏观经济波动是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必须对宏观经济因素加以考虑。国内学者对于导致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发生的各种宏观经济因素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变量与商业银行相关可量化因子的当期相关关系。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宏观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影响具有滞后性,基于宏观经济波动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传导机制,本文选取GDP增长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MCI、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TFAIGR、一年期贷款利率 LIR和广义货币增长率 M2GR这6个宏观经济变量,以违约概率作为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替代变量,利用2000年第一季度至2013年第四季度的季度数据构建多变量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借助Eviews5.0软件通过平稳性检验,协整分析、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y因果检验,分析宏观经济变量与违约概率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误差修正机制,并在VAR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分析违约概率对宏观经济变量动态冲击的反应,以及各宏观经济变量的变动对违约概率变动的相对贡献率。通过对宏观经济波动与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关系的实证研究得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具有顺周期性和惯性爬升的特征。
其他文献
“宁愿放过十个有罪的人,也不让一个无辜的人获罪”是一直以来的法律箴言。近年来,聂树斌等案件的发生将司法错误研究推向了一个热点。司法错误更是公共品博弈中人们实施惩罚行
永安火电厂#2机调速系统长期存在窜动现象,给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很大的危害,根据相关试验,判断其原因为油压波动。经对油系统进行调整并提高注油器出口压力,窜动现象消除,
腐败现象历经各种社会形态的演进发生着持续的变化,生命力始终十分顽强。现代社会,人们逐渐意识到腐败的来源与危害,各国都采取多种方法治理腐败,但一些预防惩治腐败的方法在
城乡关系是所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不可回避的命题之一,处于经济转型期的中国现正面临着突出的城乡“二元结构”和“三农”问题,正确处理城乡关系成为了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