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的减量化与资源化已成为环境领域的热点问题。厌氧消化处理是一种有效手段,短链脂肪酸(SCFAs)作为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产物,可用于污水处理工艺中反硝化过程,但产酸效率不高带来其难以推广。课题研究了零价铁粉(ZVI)、表面活性剂烷基多苷(APG)以及ZVI与APG联合三种方法,以强化污泥的发酵产酸,使得污泥厌氧发酵过程的中间产物SCFAs得以大量积累。单独投加ZVI能够促进污泥的厌氧消化。对污泥中有机质降解影响的研究表明,发酵期间,ZVI对其有促进作用,在0.5 g/gTSS时促进效果最为明显;对产酸量影响研究表明,ZVI对污泥的产酸没有积极影响,在0.5 g/gTSS时降低最大,是空白的95.0%;对有机酸分布的影响表明,ZVI不影响其分布情况,乙酸不能得到累积,在后期仅为4.7%;对蛋白酶和α-葡萄糖苷酶两种水解酶活性影响的研究表明,ZVI能够促进其活力,相对活性分别提高为空白的1.9倍与1.8倍。单独投加APG能促进污泥的水解及有机酸的累积。对污泥中有机质溶出和产酸量影响的研究表明,在发酵期间均有促进作用,在0.2 g/gTSS时效果最为明显,最大可溶性蛋白、糖与有机酸浓度分别提高为空白的2.3倍、5.4倍与4.1倍;对有机酸分布的影响研究表明,APG能够明显改变其分布,乙酸得到累积,以0.2 g/gTSS APG为例,保持在50%以上;对蛋白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发现,APG能够改变其活力,α-葡萄糖苷酶为空白的1.4倍;对污泥表面张力影响的研究表明,APG在污泥中能够稳定发挥降低污泥表面张力的作用。ZVI与APG联合投加能够促进污泥的水解、消化及有机酸的累积。对污泥中有机质溶出和产酸量影响的研究表明,ZVI与APG对此均有促进作用,在0.2 g/gTSS APG与不同ZVI投加量下促进水解效果最为明显,最大可溶性蛋白、糖浓度分别为空白的2.4倍、6.5倍,并在0.5 g/gTSS ZVI、0.2 g/gTSS APG时有机酸浓度为空白的4.4倍;对有机酸分布的影响表明,共同投加后能够明显改变其分布,乙酸得到累积,保持在50%以上;对蛋白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影响的研究发现,其活力都得到了提高,相对活性分别为空白的1.4倍与1.9倍;对污泥表面张力影响的研究表明,APG仍能稳定发挥降低污泥表面张力的作用。在0.5 g/gTSS ZVI与0.2 g/gTSS APG时,温度与pH影响的研究发现,pH为7或者温度为30℃时,产酸量最大。最后对三种方法的水解和产酸过程进行动力学拟合。三种促进方法发酵过程中,在30℃条件下,水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单独投加ZVI时,产酸过程符合Logistic方程所表现的s形曲线;单独投加APG或与ZVI共同投加时,产酸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