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肝移植术后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临床分析

来源 :重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l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肝素是肝移植术后最常使用的抗凝剂之一,主要用于动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治疗。肝素的应用可导致血小板减少,即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临床危害大。目前对肝移植后的HIT报道较少,尤其对儿童肝移植后HIT的研究更未见报道。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对HIT重视不够,并对其可能造成血栓形成的严重的后果认识不足。本研究对儿童肝植术后HIT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探讨儿童肝移植术后发生HIT的临床特点,并探讨安全使用肝素的临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5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64例肝移植患儿的临床资料。男30例,女34例,年龄2个月?15岁,中位年龄8个月;根据年龄分组,分为婴幼儿组(年龄<3岁)47例,大龄组(年龄>3岁)17例。根据使用肝素不同,分为普通肝素(UFH)组41例,低分子肝素(LMWH)组23例。UFH组中,年龄>3岁8例,<3岁33例。原发病中,胆道闭锁42例,肝豆状核变性6例,肝糖原累积症6例,门静脉海绵样变、原发性肝硬化及胆汁性肝硬化各3例,急性重症肝炎1例。检测所有患儿住院期间的血小板计数,收集患儿相关临床信息,包括患儿年龄、性别、原发病、肝移植方式、既往肝素接触史,肝素使用方式以及使用时间、住院时间、血管栓塞、皮肤病损发生情况以等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用SPSS 20.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分析HIT发病率,分析患儿年龄、肝素类型与HIT的关系,以及HIT与患儿预后的关系。结果:64例肝移植患儿,UFH组41例,其中5例(5/41,12.2%)发生HIT,HIT病人中3例女性,2例男性;UFH组中,<3岁的婴幼儿2例(2/33,6.1%),>3岁的患儿3例(3/8,37.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组23例中无HIT病例。5例HIT病人中,3例(3/5,60%)于术后30天内死亡,其中2例发生术后肝动脉血栓。未发生HIT的59例病人术后30天内死亡9例(9/59,15.3%),与HIT病人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肝移植术后,HIT可能是导致患儿围手术期死亡率升高的原因之一。UFH较LMWH的发生率高,年龄>3岁的患儿在使用肝素过程中更容易发生HIT,因此在>3岁儿童应尽量避免使用UFH。儿童肝移植术用肝素治疗时,应重视对病情的观察,尽早发现并明确HIT的诊断,减少HIT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在四肢长管骨骨折临床治疗中应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技术的价值.方法:选择自2017年4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发生四肢长管骨骨折的患者共计124例进行医学研究,把这些患者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对于互联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越来越重视.为了能够将互联网技术引入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采用教学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
现阶段的教育方式提倡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但是,教师的首要任务则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和良好的审
一件事的成功从不是一个人就可以塑造的,它往往需要一个集体的共同努力.良好的荣誉感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基础保障之一.初中班主任作为初中教师与初中生接触最为密切的教
近年来,我国大学应届毕业生承受的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而通过校企联盟实践模式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则可以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为此,本文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相
目的:研究分析关节镜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于2016年8月-2019年8月,以本院接收的100例踝关节骨折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为例.根据患者入院就诊单双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中职学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而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对人才培养起到了关键性作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责任就是管理学生,用心沟通才能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效果.文章主要分析了用心沟通,构建和谐班级的作用和策略,希望能给班主任带来一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