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以及在其领带下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这一梦想奠定了制度基础。在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中国化的历程中,完成了两次历史性的飞跃。在实践中,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尽管遭受了严重的挫折,但为以后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实践经验,成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先导和发端。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开创了全新的有别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的建设模式,进一步彰显了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显示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因而,在当前系统深入地研究毛泽东与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思想的内容及其关系,对于我们继续高举毛泽东思想的伟大旗帜,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接力永续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无疑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毛泽东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思想比较。通过比较分析两位伟人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思想,研究邓小平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二部分: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思想比较。通过比较分析二者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思想,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三部分: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比较。通过比较分析两位伟人各自执政时期的经济体制思想,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四部分:毛泽东邓小平经济建设中对外思想比较。通过比较分析两位伟人对外思想,研究邓小平经济建设中对外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第五部分: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思想比较。通过比较分析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思想,研究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战略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