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能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全球政治和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国家,面临了来自国内外的巨大发展压力,环境与发展的矛盾问题已难以维持社会进步的平衡。同时,持续发展带来社会对交通运输需求的快速扩大,近些年交通运输行业持续加强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公路运输保障能力。同时,交通运输行业的能源消耗也在不断增加,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重也在逐年提升。为维持运营和管理能力,提供安全和高效通行水平,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过程消耗了大量的能源,尤其以电能消耗为主,约占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电能消耗的13%以上。为有效节约高速公路运营管理电能消耗,降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成本,围绕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工作,从可再生能源、节能设施、节能控制等多方面已应用了多项节能技术。但是,目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节能技术通常只针对某一特定能耗环节,系统性应用及研究缺乏,针对其节能应用效果也未进行整体、系统的综合考量,导致运营管理者难以针对节能工作做出科学合理的评价与决策,因此限制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节能技术的效能发挥及推广应用。本文围绕“分析现状—能耗估算—挖掘潜力—技术分析—解决方案—科学决策—效果评价”的主线,以解决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节能技术的系统应用问题为核心,开展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设施的能耗现状分析、能耗估算方法、节能技术特征、节能技术多属性评价与决策方法、能耗分项计量与节能效果评价等内容的研究。首先分析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能耗的现状特点:能耗结构以电能消耗为主要构成;主要能耗集中于收费站、管理中心、隧道和沿线设施;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能耗较高,节能潜力较大,以上特点为本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先决条件和基础支撑。其次,针对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能耗难以直接获取的条件,提出了运营管理能耗的估算方法,该方法以采集少量且容易获取的能耗相关参数为前提,根据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能耗现状及特点分析的数据,结合能耗指标的分析方法,建立能耗估算模型的广域因子集,通过基于循环后退多元再回归分析的方法,将广域因子集中对估算结果影响不显著的因子剔除,形成最终的模型因子集,该因子集的维度低于广域因子集,因此能够加大观测数值的深度,根据深度更大的观测值和维度更低的因子集建立能耗估算模型。再次,结合电能流动链路的结构特点,分析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主要节能技术的原理、组成和关键技术要素,开展了针对节能技术的实验室试验、工程现场试验和模拟仿真试验,得到了各项节能技术的技术特征、应用领域、应用效果、技术局限、发展潜力等技术要素。然后,系统研究了梯形模糊数和节能技术的多属性评价与决策方法,研究分析了AHP确权的方法和基于梯形模糊数的多属性决策方法以及模糊评价语言和梯形模糊数之间的转换关系,提出了梯形模糊数决策矩阵进行多属性赋权和决策赋权的方法,构建可能度矩阵和排序向量,进而求出决策的最优解。最后,提出了基于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能耗数据分类的系统性、适用及可获取性、简单性的原则,建立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分项能耗模型,提出了有效负载估计模型和等效估计模型用于分项能耗的估计,提出了分项能耗拆分的方法和模型;并以节能量为目标,提出了测量关键节能参数/估算辅助节能参数、测量全部节能参数、整体能耗测量、估算或模拟的节能量评价方法及其适用技术条件。通过本文的研究,解决了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能耗数据的分析、节能潜力的挖掘、节能技术特征的分析、节能方案的评价与决策、能耗的分项计量以及节能应用效果评价等问题,为高速公路运营管理节能技术的应用提供了科学、合理、有效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