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作学习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是一项具备多项功效的教学策略,并于20世纪80年代逐渐登上了国内外的教学舞台。随着合作学习的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学者也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并具体到了英语、数学、体育等教学领域进行实践,但在音乐教学的领域中少有见到研究涉及,手风琴集体课教学领域更是少有问津。本文通过试探运用合作学习模式中的小组成就分工法(Student-Teams-Achievement-Divisions)(简称STAD)于高师手风琴集体课的教学,在国内外学者对STAD的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之上,针对我国高校手风琴课堂教学现状,通过调查法在实施STAD学习模式之前各大高校发放了调查问卷,了解了当今高校手风琴集体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专家访谈法采访了许多高校的任职教授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困境有了较为权威的认识了解;运用了文献分析法参考并借阅了大量国内外有关STAD合作学习模式的文献资料,对合作学习模式尤其是STAD合作学习模式获得了较为全面系统的认知;通过观察分析法对国内诸多高师院校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课堂旁听,有了较为真实深刻的论点依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是绪论,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综述、研究意义及实践价值、研究思路和方法,试阐述STAD学习模式参与高校手风琴集体课堂的必要性;第一章“STAD”型学习模式的内涵与理论基础介绍了STAD型学习模式的定义和基本要素,以及建立该学习模式所需要的理论基础;在第二章高师手风琴集体课的现状与思考之中,调查了当今高师手风琴集体课教学的现状,发掘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尝试用STAD学习法创建解决思路;第三章是基于“STAD”型学习模式的高师手风琴集体课可行性探究,探索该合作学习方法在高师手风琴集体课实施的可行性及其所赋予手风琴集体教学的实际意义;第四章是“STAD”型学习模式在高师手风琴集体课中的实施方略,通过进入课堂实践,归纳总结了教学所需的前期准备、教学设计及实施,以及运用STAD学习模式后所获得的成效,并针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现状问题尝试提出了解决对策。结合以上理论和实践的论证,本文得出了在高师手风琴集体课堂中,STAD学习法具有提高学生学业成绩、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合作交流能力等方面均具有良好作用的结论。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完善STAD学习法在高师手风琴课堂领域的理论研究,并让这项富有潜力的学习模式能够真正走进高师手风琴课堂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