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扬州是一座有着2500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园林城市,位于江苏省中部,北邻淮河,南接长江,京杭大运河,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悠久的人文历史,良好的自然生态以及融合南北的古典园林形成了这座城市的鲜明特色。自明清以后,依托大运河盐运、漕运的交通优势,扬州成为盐商巨富聚集的口岸城市。伴随着盐商们资本的积累,盐商园林也快速发展并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扬州现存的瘦西湖、个园、何园、小盘谷等众多古典园林中,铺地艺术当属其中最具特色的文化遗产。较之其它地方的园林,扬州园林的铺地艺术无论是选材、立意、构图还是工艺手法都独具特色,都具有研究,传承与发展的价值。铺地作为园林中游客活动的下垫面,除了具有基本的实用功能外,文化、艺术、景观的价值也需要挖掘。扬州古典园林的铺地,是在扬州个性化的历史文化背景下逐步形成,蕴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且这些文化内涵与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从扬州的历史文化特色出发,分析扬州古典园林铺地的艺术特色及其成因,总结出扬州古典园林铺地的作用和意义,铺地构图的基本形式与特征,铺地与其它园林要素之间的关系等。本文重点解析扬州古典园林铺地常用图案的文化内涵,具体包括:蝙蝠、鱼、鹿、蝴蝶、仙鹤等人们喜爱、具有吉祥含义的动物图案;梅花、灵芝等富有文化气息的植物图案;古钱、如意等生活器物图案以及福、禄、寿、喜、“卍”等文字图案等,这些图案均与传统的中国文化一脉相承,气息相关,而图案的构图细节处处映射出扬州地域气候、习俗、文化特征。在材料选择上,主要选择青砖、板瓦、卵石等常规材料,但铺贴施工工艺却处处体现扬州的地域特点。最后,在充分分析、归纳扬州古典园林铺地艺术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在现代城市环境背景下,如何继承扬州古典园林铺地艺术的精髓,运用新的材料、新的工艺与方法,将扬州古典园林铺地艺术予以发展并应用于现代城市环境中展开论述。铺地作为一种独特的园林文化表现形式,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艺术美的追求,优秀的铺地能够进一步增强园林景观的文化氛围。新的时代,新材料新工艺日新月异,对艺术与美的追求更古不变。对现代铺地景观来讲,重视对传统铺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