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烷胺与金刚乙胺两种残留检测法的建立及验证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t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兽药的科学合理应用,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作为抗病毒药物曾被广泛应用于畜禽养殖业,但是它们的大量使用会对畜禽产生一系列毒副作用,并且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其在动物源性食品中产生残留,对公众健康构成许多潜在风险。本论文的目的是以金刚烷为模板制备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与分子印记微球(MIMP),将MIP用作识别元件建立直接竞争化学发光法,将MIMP用作识别元件建立直接竞争荧光分析法,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在动源物性食品中的残留进行检测。本试验应用Chem Office软件对金刚烷、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进行分子模型绘图,然后将分子模型导入YASARA 16.2.18软件对它们的立体构造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与金刚烷具有相似的结构,因此可以看作是金刚烷的衍生物。利用金刚烷为模板合成了可以同时识别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的分子印迹聚合物(MIP)与分子印迹微球(MIMP)。将合成的分子印迹聚合物包被在白色96孔酶标板中作为识别元件,接着加入标准品和酶标半抗原进行竞争吸附,孵育完成后加入鲁米诺-H2O2-IMP体系诱导酶标半抗原发光。使用该直接竞争化学发光法对鸡肉和猪肉中残留的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出限为1.0 pg/mL,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在鸡肉和猪肉中的添加回收率回收率在67.2%~93.5%之间,该方法可重复使用6次。将合成的分子印迹微球包被在黑色96孔酶标板中作为识别元件,接着加入标准品和荧光标记物进行竞争吸附,孵育后上机检测荧光标记物的荧光强度。使用该直接竞争荧光分析法对鸡肉残留的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4~0.05 ng/mL,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在鸡肉中的添加回收率为62.3%~93.7%之间,该方法可重复使用5次。本论文将分子印迹聚合物与分子印记微球用作识别元件建立的两种检测法,不仅检测时间快、选择性强、操作简单、灵敏度高,而且还可以分析检测大量样品、多次使用,可以用于金刚烷胺与金刚乙胺的快速残留检测。
其他文献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属单端孢霉烯族类毒素。本试验选择4周龄,体重为18~22 g的SPF级昆明小鼠80只,随机分为4组,试验1、2、3 组分别灌服浓度为 1.0 mg/kg BW、1.5 mg/kg BW 和 2.5 mg/kg BW DON 21 d,对照组灌服等量的生理盐水。采用ELISA方法,研究了 DON对血清、小肠抗体水平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并采用
作为药食同源的保健性蔬菜,山药近年来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但广泛存在的山药连作种植、肥药过量施用的现象,导致山药田土壤肥力质量下降、微生态失衡、病害严重等问题频发,严重制约着山药产业的健康绿色发展。为此,本研究通过对山药主产区不同连作年限山药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分析,明确连作山药田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制约山药生长的障碍性因素;研究不同覆盖种植模式对土壤综合肥力和山药生长发育
地下滴灌作为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大田作物种植中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推广应用中出现水分上移量不足,易发生深层渗漏等问题,针对此现象本文提出了膜调控润灌技术。为探究该技术对水分运移特征和冬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本研究开展了室内试验和大田试验,室内试验中,以地下滴灌为对照,设置了 3种流量(1.0、1.3、1.6 L/h)和3种膜规格(40×30 cm、40×25 cm、40×20 cm),共12种处理,
开展有效的森林立地分类和立地质量评价是确保森林植被恢复和营林的基础。本文通过对河北省一类、二类调查数据的分析,筛选出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因子,并建立了河北省立地分类体系,评价了河北省主要天然次生林的立地质量。主要结果如下:1)依据詹昭宁立地分类理论为基础,结合河北省自然条件,3S技术分析,将河北省林地分为两个立地区域、三个立地区和六个立地亚区。并按照不同立地亚区结合主要立地因子进行精细划分立地类型小
辣椒是备受人们喜爱的蔬菜之一,由于长期规模化单—连续种植,导致辣椒连作障碍频发,严重制约着辣椒产业的发展。已有研究表明造成土壤连作障碍主要有自毒物质积累、土壤微生物区系紊乱、土壤养分不平衡三方面的原因,但是目前关于辣椒连作障碍的主要成因仍不十分清楚。基于此,本研究采用辣椒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邯郸市鸡泽县辣椒连作10年具有生产障碍的土壤,开展盆栽试验研究抗性不同辣椒品种对土壤连作障碍的响应效应;在此
棉花轻简化栽培是我国棉花种植的发展趋势,研究播期与氮素对棉花生长生理和产量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于2019年和2020年,以转基因抗虫棉农大601为试验材料,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播期(常规播期(S1):4月22日左右;推迟播期(S2):5月5日左右),副区为施氮量(不施氮(N0):0 kg/hm2;减量施氮(N1):2019年为 144kg/hm2,2020 年为 180kg/hm2;常规施氮(
河北省太行山山前平原是河北省粮食主产区,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等作物,区域内光热资源丰富,但水资源紧缺,属于水热资源限制区域。本文以河北太行山山前平原为研究区域,选择该区域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冬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灌水量(W3,W2,W1)和氮素施肥量(F3,F2,F1)的试验处理,对不同水氮处理下不同深度的土壤含水率、土壤硝态氮含量及冬小麦各生长指标、产量等动态变化规律进行分析;通过收集研究区
苯并咪唑类和菊酯类药物是兽医临床上常用的两类抗寄生虫药,它们在食品动物中的大量使用势必会造成在动物性食品中的残留,严重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本论文分别合成苯并咪唑类药物和菊酯类药物的广谱识别性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其为识别元件建立了一种化学发光检测法和一种二元荧光检测法,对牛肉和羊肉中这两类药物的残留进行检测。首先,采用计算模拟技术分别对苯并咪唑类药物和菊酯类药物的三维构象和结构参数进行分析,筛选出族特
氟苯尼考(Florfenico,FF)因水溶性差,使其在临床上应用极为不便。本文旨在通过制备氟苯尼考无定形固体分散体(FF-ASD)提高其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选用聚合物HPMCAS-HF、HPMCAS-MF或HPMCAS-LF为载体,利用基于溶剂-反溶剂原理的共沉淀法制备FF-ASD,利用X-射线衍射中衍射峰的强度、位置初步判定是否形成固体分散体,利用热失重和差示量热扫描分析样品的熔点、晶型转变和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小麦和玉米主产区,对国家未来粮食安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华北平原冬小麦和夏玉米生产中仍然存在农户产量变异大、技术到位率低、养分效率不高、环境风险大等问题,需要针对小农户生产特点,进行高产高效技术的优化。为此,本研究采用基于农户数据的边界线分析和基于田间试验数据的整合分析两种方法对冬小麦/夏玉米高产高效主要管理措施进行优化,比较两种方法,验证优化结果,分析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