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英汉翻译教学模式——学生为中心,过程为导向的教学在英语专业中的运用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oyua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职高专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不少高职院设立了外语系,翻译课是高职院外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2000年10月国家教育部颁发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下简称《基本要求》)。 《基本要求》对翻译的具体要求是能翻译一般题材的文字材料。这项对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要求是针对高职院的整体学生而言,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能力应该达到什么标准,在《基本要求》中我们无从知道,但是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是要突出应用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高职院的翻译教学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动手翻译的能力。对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提高高职院翻译教学的质量,翻译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译文即结果,也要关注得出结果的过程。本试验针对这一现状,设计了以学生为中心,过程为导向的英汉翻译教学模式,并将之用于高职院的翻译课堂教学。其目的是寻求一种适用于高职院的更有效的翻译教学方法。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试图验证以学生为中心,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在高职院的翻译教学中比以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法效果显著。 本试验的受试是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专业04级的两个自然班,其中一班是试验组,在翻译课上采用以学生为中心,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二班是对照组,采用结果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数据收集源于试验前后的测试成绩,试验班平时的练习和学生的学期课程总结。研究结果表面,试验组的翻译成绩优于对照组的成绩,具体表现在译文对原文内容的忠实和译文的表达两个方面。学生的课程总结表明学生对试验中提出的教学方法持肯定的态度。学生的平时练习反映出学生不断运用所学理论解决遇到的翻译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 以上结果显示,以学生为中心,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在高职院的翻译教学中具有明显的优势,表现在学生的翻译错误显著的减少,译文更通顺。课堂讨论调动了学生学习翻译的积极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降低了翻译任务的难度。问题报告的书写强化了课堂翻译理论的学习,促进了理论的内化,有助于学生形成对翻译的认识,进而指导学生的翻译实践。
其他文献
20世纪20年代是美国历史上的一个镀金时代,用弗朗西斯·司各特·菲茨杰拉德的话来说,“这是一个奇迹的时代,一个艺术的时代,一个挥金如土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嘲讽的时代。”菲茨杰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而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支柱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和进步,而随着各类建筑工程项目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建筑形式的复杂多样,建筑工程项
隐喻作为科学话语的“全球性特征”在学术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学术英语写作中隐喻的使用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出作者的隐喻产出能力。目前,关于高校学生研究者与专家学术论文写作
针对微型电动汽车电源系统散热问题,通过对电池包单一电池模块三维模型进行简化,使用FLUENT从影响散热的多个因素进行仿真分析.通过仿真结果的处理和对比,加大电池与电池包壁
挽歌起源于古希腊文学,是以挽歌对联形式的各种诗歌。挽歌在英国真正作为一种哀歌来哀掉一个特定的人是从弥尔顿的《黎西达斯》开始的。本篇文章主要研究弥尔顿《黎西达斯》和
一般人切苹果都是纵向顺切。结果我们看到的是两个椭圆核形安静地躺在半拉苹果里;某天有人试着把苹果横切。结果看到了另外的局面:两半苹果里出现两个“星星”。阅读《圣经》也是如此。假如我们把《圣经·旧约》作为人类的共同历史看,那么《圣经》就是一份特殊的族谱,而不仅仅是一个宗教文本。  亚当与夏娃出伊甸园,无非是说,我们的先人走出了蒙昧无知的原始状态。假如一定要推测最初的亚当、夏娃居住在什么地方,我想那里首
承认党有利益,会不会导致党追求既得利益,党内出现既得利益集团?这是又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或许,正是由于这种担心,一些人才不愿承认“党的利益”的存在。这里体现的忧党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