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在计算机辅助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9次 | 上传用户:rockw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计算机辅助诊断(Computer Aided Diagnosis,CAD)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很多计算机辅助诊断技术不断出现并获得快速发展,对于提高临床医生诊断的准确率、减少漏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为计算机辅助诊断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本文就基于数据挖掘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做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计算机辅助诊断在医学影像学方面的应用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在检验医学方面的应用研究还相对较少。本文详述了基于决策树和模糊聚类分析两种数据挖掘技术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并由此得出应用的一般模式。血细胞计数实验对于一些疾病具有临床诊断意义,本文重点介绍了运用决策树技术量化基于细胞计数的贫血病的诊断规则,形成诊断模型,将该模型通过代码实现,用于计算机辅助诊断,为贫血病的诊断提供有效的诊断提示。该实验的数据来自于医院的检验信息系统。为提高数据挖掘的效率,必须针对主题对数据属性进行维规约,排除无关属性,保留相关属性。维规约采用贪心算法,逐步向前选择有用属性。在属性的相关性分析中采用了熵增益技术,设定最小信息增益,引入新的属性后计算熵增益值,和最小信息增益阈值比较,来决定属性的有用性。决策树挖掘是数据挖掘中的重要应用之一。本文采用了经典的ID3算法,在阐述了ID3算法及其改进算法(C4.5算法)后,对基于细胞计数的贫血病的临床诊断标准进行维规约,并运用ID3算法生成决策树模型,进而将该模型用代码实现,用于计算机的辅助诊断。胃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高发病之一,以往对于胃病的诊断,更多的是依靠医师的医疗知识和临床经验。本文提出模糊聚类与逐步判别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用于胃病的计算机辅助诊断。本文首先介绍了模糊聚类及逐步判别分析的有关内容,并以此建立医学疾病辅助诊断模型。然后结合实例分析,对从医院消化内科收集到的156例胃病患者,构造模糊相似矩阵,计算传递偏差并结合临床经验选取恰当的λ。在模糊聚类分析的基础上,选用贝叶斯意义下的逐步判别分析模型,将有显著作用的因素保留在判别函数中,不显著的去掉。依此对患者进行预测诊断。在对所收集的100例原始病例所做的回代验证中,诊断符合率达96.0%,在对另外的56例患者的预测诊断中,符合率也达到了91.1%,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该模型通过VB实现,整个诊断过程在计算机上进行,实现了胃病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基于数据挖掘的计算机辅助诊断在检验医学中的应用还处于探索阶段,本文也仅就数据挖掘中的两种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论述,数据挖掘中的其他方法甚至几种方法的结合都可以应用到计算机的辅助诊断,这些研究都将在后续的工作中进一步展开。
其他文献
<正>拉萨火车站是青藏铁路的终点,位于拉萨市南部的柳吾新区,与市区隔河相望,站房周围是连绵的山脉,场地宽阔而平坦。它既是西藏面向外界的重要门户,也是青藏铁路的标识性工
<正>目的:观察配戴RGP对于学龄期儿童外伤后引起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患者男,5岁,2年前行"左眼外伤障摘除+IOL植入术".左眼视力差就诊.经查裸眼视力:右1.0,左0.02眼前节检查
会议
通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认为,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回答是本体论问题,第二方面的回答是认识论问题。实际上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内在地包含着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统
本文总结了近代中国陶瓷的开发实践与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我国陶瓷工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与危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金属熔体粘度体现熔体中原子的输运性能,是金属熔体的结构敏感性质。液态金属的相关性质对最终合金的性能和质量起着非常大的作用,而粘度作为金属熔体的敏感物理性质,可以帮
本文立足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利用区域分工理论、增长极理论,通过对北部湾区内的四个特殊小区域(北海出口加工区、钦州保税港区、凭祥综合保税区、南宁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发挥情况
最近几年自动换档机械式变速器(AMT)在技术上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它具有降低驾驶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乘坐的舒适性、减少离合器片的磨损和传动系的冲击、降低油耗等特点,
本文针对群组评价中,忽视群组共识高低程度而强行集成、忽视不同子群的潜在不可比而强行比较这两类问题,以共识度为主线,讨论子群评价的共识度测算方法、子群分类与构建、子
铝箔由于具有良好的导热、导电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换热器以及各种电器中,然而水蒸汽在其表面冷凝所形成的露滴和霜晶会产生很高的热阻,极大的降低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从而浪费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迅速发展,各地高校纷纷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工作并取得较大的成效,但是在心理健康管理方面却有所欠缺。近年来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网络发展的迅猛和生活压力的增大,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本研究基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现实,通过相关理论和文献的梳理与回顾,分析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管理现况。同时依托江苏盐城师范学院的340份有效调查问卷和走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