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国迅速发展,各地高校纷纷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工作并取得较大的成效,但是在心理健康管理方面却有所欠缺。近年来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加,网络发展的迅猛和生活压力的增大,高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本研究基于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的现实,通过相关理论和文献的梳理与回顾,分析了当前高校心理健康管理现况。同时依托江苏盐城师范学院的340份有效调查问卷和走访资料,对该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促进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有效化和高效化,让大学生真正享受到心理健康管理所带来的益处。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主要阐述我国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和国内外心理健康管理现状,明确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以及具体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第二部分为研究的主体,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等核心概念进行解释,并介绍支撑本文研究的理论支撑,包括新公共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和权变管理理论等三种管理学的理论。第二章对盐城师范学院的心理健康管理现状进行调研结果分析,调研结果显示目前该校大学生对高校心理健康管理认知度不高,对管理工作的认可度不够,且认为心理专业人员配备较少。在此基础上对该校的心理健康管理的组织结构、管理职能和管理活动进行进一步讨论,发现该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成效,心理健康管理载体较为风度,具体表现在荣誉的获得、学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和社团建设等许多方面,且开展的心理教育活动较为丰富。第三章总结出该校在心理健康管理上出现了以下问题:形式化管理;支持机制不足;缺乏评估与反馈;职能部门不协调。结合现实调研情况和相关理论知识分析出该校对心理健康管理认识不到位、缺少条件与保障、缺乏战略性发展规划以及缺乏跨部门的交流与沟通。第三部分为研究的建议与总结部分,分为两个章节。第一章从理念构建、活动载体构建、组织构建和评价体系构建层面提出相关建议,理念构建要树立“保护、帮助、规范”的高校心理健康管理目标,要加强心理健康管理的支持机制,要营造高校心理健康管理的文化氛围;活动载体构建层面,要动员管理体系下的全员参与,创新管理体系下的课程组织,加强管理体系下的专业人员配备;组织构建层面,要建立网络化心理健康管理组织,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差异化重点管理,加强管理体系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建立管理体系外的合作关系;评价体系构建层面,要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建设,将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纳入相关人员的绩效考核系统,并且构建心理健康管理信息系统。致力于建设更加完善的高校心理健康管理体系。第二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了研究存在的不足,高校心理健康管理是一项跨学科的综合管理工作,本文仅从公共管理角度出发缺乏一定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