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壬基酚(4-nonylphenol,NP)是一种多用途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是烷基酚类化合物中有代表性的环境污染物,NP可经生物蓄积作用进入土壤、食品和饮用水中,对动物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NP已被证实为一种雌激素类似物并可通过生物链进入动物和人体,影响动物和人类的神经、生殖、内分泌、免疫及心血管等系统的功能。鱼类的生长发育受到体内内分泌系统的调控,激素在鱼体生长和性别分化和性腺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外源雌激素类似物存在时,会干扰鱼类正常的生长、发育。孔雀鱼是卵胎生鱼类,雌雄鱼差别较大,容易区分,繁殖周期短,繁殖力强,对污染物敏感,自身具有很多可供测试的敏感指标,适合作为毒理学研究的模式生物。对于内分泌干扰物尤其是雌激素类物质壬基酚长期慢性暴露对于孔雀鱼生长和繁殖的损害,国内外相关文献较少,本文通过NP对孔雀鱼整世代(90d)的长期暴露,初步确定孔雀鱼幼鱼长期暴露于低浓度NP产生的毒性效应,以及相应的剂量—效应关系,以期对壬基酚的生物监测提供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本文以1日龄孔雀鱼幼鱼为实验动物,选择环境雌激素壬基酚为受试毒物,设置1、25、125、250ug/L壬基酚浓度对1日龄孔雀鱼幼鱼进行90d慢性暴露,选取孔雀鱼的生长指标和生殖指标等测试终点进行研究,包括:体长、体重、性比、性腺指数、肝脏指数、雌鱼产仔数、仔鱼存活率以及组织病理学等。本实验结论如下:(1)孔雀鱼对壬基酚的影响较敏感,具有类雌激素作用,90d壬基酚暴露后,性比偏向雌性,壬基酚浓度暴露组雄性孔雀鱼交配器长度明显低于空白组和丙酮溶剂组,生长指标和性腺肝脏指标显示,低浓度的NP对孔雀鱼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125ug/L、250ug/L壬基酚浓度暴露组孔雀鱼体长体重均低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并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壬基酚对雄性孔雀鱼的影响大于雌性孔雀鱼。25ug/L、125/ ug/L、250 ug/L壬基酚浓度组雄性孔雀鱼性腺指数低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并且随浓度的增大而降低。125ug/L、250ug/L壬基酚浓度组雄性孔雀鱼的肝脏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这与壬基酚诱导雄性孔雀鱼肝脏合成VTG有关。(2)壬基酚影响孔雀鱼的生殖能力,壬基酚暴露1日龄孔雀鱼90d后,继续暴露60d,结果表明,雄性孔雀鱼体色变黯淡,游动速度降低,S型和C型舞蹈频次降低,壬基酚浓度组孔雀鱼的产仔雌鱼数、繁殖次数、产仔数量、仔鱼成活率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说明壬基酚干扰孔雀鱼正常的生殖能力,造成繁殖力下降,对孔雀鱼后代产生不利影响。(3)组织病理学观察可知,壬基酚浓度组对雄性孔雀鱼的精巢损伤明显,从而导致繁殖能力下降。精巢的损伤主要表现为:精母细胞核膜出现溶解,染色质溢出细胞核,导致精子不能正常发育;精小囊间局部融合、小囊的基膜开始溶解,精小囊内精子数量下降并有发育不同步现象产生;谢尔托立氏细胞发育异常膨大,影响了精子束的正常形成和释放过程,导致精巢内精子束的数量增多、部分精子束的局部出现解体、游离精子数量增加等现象,降低了雄性孔雀鱼的正常精子数量和密度,造成了雄鱼的繁殖力出现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