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件连续体理论是电子文件时代下科学的文件保管模式。从澳大利亚学者麦克米希、阿普沃德等人针对本国文件、档案工作特点,融入了后现代主义和结构化理论的思想精髓,创立了文件连续体思想及其模型,到各国学者纷纷将文件连续体与普遍承认并应用的文件生命周期理论作比较,从而发出了赞同或否定的呼声。值得庆幸的是,文件连续体理论在解决电子文件管理问题的优势还是被普遍认可的。争论的焦点就在于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的关系应如何摆位。笔者认为,两种理论是在其特有的环境中诞生的,正因如此,单纯比较理论的基本条款势必得不到理想的结果。首先,我们应将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作充分的了解,到它所处的具体社会情境去体会新理论的创新之处。然后,理论的真正魅力在于对实践的指导性和端正性。文件运动理论(即新文件生命周期理论)是我国学者在文件连续体理论基础上,结合我国档案实践而创立的理论,其中将众多理论融入到模型中。系统分析文件连续体理论与这一理论的异同之处,对我们了解文件连续体理论在各国指导实践的具体应用将大有裨益。最后,我们仍然可以依循这一线索,对文件管理研究视角的转变及其理论和实践意义给予一定的评价。事实证明,理论的发展可以跳跃,但实践必须一步步前进。另外,“魂系历史主义”是当代档案界提出的最响亮的口号之一。事实如是,历史主义始终是档案学及理论认知的脉络主线。但档案界关于历史主义思想的文章并不是很多,只言片语的探讨有欠系统性。文件连续体理论的一个关键要点就是提请人们注意历史主义的视角。本文试图在来源原则、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和文件连续体理论中捋出一个层次脉络,并据此一一探讨其包含的历史主义思想,发现档案学发展的另一条主线——历史主义。从而发现,档案学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竟以愈来愈明晰的方式向着历史主义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