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就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颌面部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颌面部骨折患者好发年龄、居住地区分布、民族分布、受伤因素、治疗方法等流行病学特点。为贵州省颌面部创伤防治提供初步资料。 方法: 对2005-2014年十年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收治的922例影像学资料及病历资料完整的颌面部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研究其流行病学特点,如高发年龄段、受伤原因、民族分布、男女比例等。 结果: 此次回顾性研究922份病历中,2005年-2009年颌骨骨折患者共279例,2010年-2014年患者共643例,后五年受伤患者较前五年增多130.46%,好发年龄段为21-30岁,男女比例为4.8:1,民族分布中汉族所占比重最大,为79.83%,苗族占5.42%,在少数民族分布中所占比重最大;职业分布特点中,骨折患者最常见的职业是其他/无业,占44.25%,其次为农民,占20.72%;最常见的致伤原因是交通伤,占39.26%,其次为生活意外(摔伤),占26.68%,最少见的为动物咬伤,占0.32%;922例颌骨患者骨折部位共有1282处,骨折类型中以下颌骨最常见,占50.23%,其次为上颌骨,占23.17%;患者居住地区分布中以贵阳市患者所占比例最多,占39.70%;颌骨骨折治疗方法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坚强内固定术,占53.14%。 结论: 1、颌骨骨折患者中多为无固定职业的男性青壮年,少数民族分布比例小于全省少数民族比例,颌骨骨折与民族分布无相关性。 2、研究中颌骨骨折患者致伤原因最常见的是交通伤,近年来,交通伤比例下降,生活意外伤比例上升,人们应注重生活意外伤的防治。 3、颌骨中最易发生骨折的部位是下颌骨,与颌骨解剖特点有关;口腔颌面部骨折治疗方法中最常见的是坚强内固定术,且呈逐年上升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