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资产为基础的社会福利实践——美国联邦政府公地赠予政策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70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1862年《宅地法》为代表的美国联邦政府公共土地赠予政策,颁布与实施的过程中,其至少涉及到三个方面:赠地教育政策,赠地筑路政策,赠地移民政策,公共土地赠予政策在推动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及其后的发展功不可没。同时,它是一项联邦政府为赢得内战的胜利,弥补战争的创伤,促进社会融合的社会政策,具体表现是公共土地赠予政策所具有的社会福利特征。首先,联邦政府是实施公共土地赠予政策的责任主体。其次,公共土地的分配方式,是向所有人免费赠予。对于公共土地的接受者而言,是自愿参与并非强制实施。从社会政策的角度看,某种程度上联邦政府的公共土地赠予政策,是以公共土地为载体进行的社会福利政策,它对美国社会其后的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公共土地赠予政策的实施,是联邦政府以公共土地财政补贴的形式,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间接干预。另一方面,因土地自身所具有的增值规律,公地福利对于其接受者而言,是个体土地资产构建的过程。同时,公地福利是资产福利的雏形,也是美国历史上发展型福利的早期实践之一。
其他文献
《宋朝事实类苑》,江少虞编纂,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江少虞有感于北宋太平之美,为保存事实,也为给当时和后世提供借鉴,同时弥补前人记载北宋事实零散琐碎之失,他编纂
两汉战争时期,女性有着属于自己的命运和经历。她们作为社会群体的另外一半,从阶层上划分,大致可分为皇族女性、贵族女性、平民女性。由于两汉承前启后的时代特征,造就了女性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美陆军装备技术发展进入一个活跃期,从以机械化建设为主,逐步完成向信息化建设转型。在不同阶段,美陆军作战力量现代化始终为适应其全球战略的需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