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汉战争中窥探女性命运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汉战争时期,女性有着属于自己的命运和经历。她们作为社会群体的另外一半,从阶层上划分,大致可分为皇族女性、贵族女性、平民女性。由于两汉承前启后的时代特征,造就了女性在面对战争时的两种表现:   在战火来临时刻,不管是皇族女性、贵族女性还是平民女性,都无可避免地遭受被杀戮、被劫掠、被凌辱的命运,要承受丧夫丧子丧兄之痛。汉族女性如此,少数民族女性亦不例外。同时,两汉女性还表现出了积极主动的一面:积极参与政治、坦然应对战争、在战争时分展示外交风采、踊跃参军参战,或者奋起反抗、举行起义,甚至以联姻的方式去干预战争。这些表现,都展现了当时女性的时代风貌。   影响女性在战争时期受迫害的主要原因是战争本身的巨大破坏作用。此外还有种种原因存在,比如经学思想的规范作用、受教育程度、律令法规对女性的约束等。两汉女性在战争时期的积极表现亦不无原因,主要包括尚未完全定型的礼教、较为普遍的女性交际、广泛参与社会劳动、部分女性接受的良好教育等,这些都为女性在战争时期的积极应对提供了条件。
其他文献
陈寅恪是近现代中国最重要的史学家之一。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年轻时赴欧美游学近二十年,奠定了扎实的学术功底并开始在学术界崭露头角。回国后曾任教于清华大学、北京大
以用于城市区域快速(S-Bahn)运输业务和地方/区域横跨田野运输业务的车队为例,对德国铁路近年来拥有的短途客车进行了介绍,并讨论了铁路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 Taking the
在近代台湾历史上,台中雾峰林家林献堂先生是以其台湾民族运动领导者的身份而著名的。学术界一直以来对林献堂之民族运动考察颇多,研究成果丰硕,但对林献堂参与并领导民族运
学位
《宋朝事实类苑》,江少虞编纂,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五年(1145)。江少虞有感于北宋太平之美,为保存事实,也为给当时和后世提供借鉴,同时弥补前人记载北宋事实零散琐碎之失,他编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