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在不断地发生动态变化,当环境变化、竞争对手的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时,企业该如何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实现企业的目标,这是许多企业面临的非常常见的问题。本文以中国的碱性电池市场为例,来分析和说明企业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确立各自的竞争战略并建立相应的竞争优势。1994年以后,随着寻呼机的兴起,寻呼机用户需要一种新型的满足高负荷、长时间用电的电池。中国电池行业的传统产品----碳性电池的容量小、使用时间短、容易漏液,不能用在寻呼机上,无法满足这一新的需求。美国排名第一位和第二位的金霸王和劲量两个碱性电池品牌正是在这个时机打入了中国市场。它们向中国的消费者宣传和引入这种高品质的产品。它们成为了中国大陆碱性电池市场的领先者。劲量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正是想在这个世界上最巨大的消费品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为公司在亚洲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劲量中国公司很自然地将金霸王视作竞争对手。 1997年以后,南孚电池公司进行内部整改,确立了公司的长远规划和基本竞争战略,通过一系列的管理规范化,建立起自己的竞争优势。公司的举措之一是降低价格,市场份额随之迅速扩大,南孚很快成为中国的知名品牌。南孚有不同于劲量的竞争对手分析体系,认为他们面对的竞争对手很多,不止是国内碱性电池生产厂家,不止是碳性电池生产厂家,他们的目标很明确:他们想成为世界级的电池公司。真正导致劲量公司从昔日的辉煌走向失利的原因在于企业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和缺乏对竞争对手全面的了解,而南孚公司的成功也正在于该公司有明确的基本战略和竞争优势,以及对竞争对手有充分的了解。<WP=3>在同样的竞争环境下,行业内不同的企业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和战略制定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南孚公司与劲量公司的案例正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劲量公司就是失败者,南孚公司就是赢家。市场发展的变数很多,也许劲量退出中国是为了反思和调整,在合适的时候,也许它会以新的姿态重新进入中国电池市场。南孚今天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一定会成为这一领域的“长胜将军”,他们面临的问题是如何长久地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南孚公司成为世界级电池企业的长远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