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丹经济史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bgm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契丹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它在北方积极活动近千年。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关于契丹的文献是在公元389年,记载于《魏书》之中。鲜卑宇文部战败于拓跋氏的北魏,契丹从宇文部中脱离出来,开始独立生存。他们避居今内蒙古的西拉木伦以南、老哈河以北地区,以聚族分部的组织形式过着游牧和渔猎的氏族社会生活。此时八个部落的名称分别为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称为古八部。各部在长期的战争和经济交往中逐渐走向联合,形成了统一的契丹民族,隋朝时代一度又分裂为十部,其后经过了大贺氏和遥辇氏两个部落联盟时代,臣服于漠北的突厥汗国。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契丹背弃突厥,归附唐朝,分为达稽,纥便,独活,芬问,突便,芮希,坠斤,伏八部。契丹与唐朝之间,既有朝贡、入仕和贸易,也有战争和掳掠。八世纪中叶后,唐朝由盛转衰,无力顾及对边疆民族的管理。到了九世纪末十世纪初,唐终于在农民起义军的打击下崩溃了。在此时机下,契丹建立了政权,成为中国北方一个强大势力。公元916年,契丹首领英勇善射的耶律阿保机成为了契丹各部的盟主,并建立契丹国。公元947年,太宗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辽朝成为中国北方统一的政权。当时的辽朝十分强盛,其疆域东自大海,西至流沙,南越长城,北绝大漠。公元1125年,辽为金所灭,在辽朝即将灭亡之际,契丹贵族耶律大石率领200余人向北进入漠北地区的驻扎着辽国仅存的两万铁骑的可敦城,为躲避金的进攻,依靠回鹘的支持,又向西发展,征服了今天中亚的广大地区,与当地的喀喇汗王朝(黑汗王朝)相融合。公元1132年,耶律大石称帝,建立西辽政权,又称“哈喇契丹”,成为当时中亚地区的强国。西辽于公元1211年被乃蛮部王子屈出律所篡,公元1218年蒙古将领哲别攻破西辽,西辽遂亡于蒙古帝国。此后契丹逐渐被融合,消逝于历史长河。这样一个对中国历史有着深远影响的民族,学者对它的研究很早就已经开始,但关于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内,对经济方面有所遗漏,鲜有对当时经济制度、生产关系、生产方式转变和生产力发展进行系统的描述。本文以矛盾分析为研究方法,以契丹为研究主体,将这近千年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从这三个阶段入手来进行分析,第一阶段为辽朝建立以前的契丹经济生活,第二阶段为辽朝时期的契丹经济生活,第三阶段为西辽时期的契丹经济生活;力图从经济矛盾出发,探讨契丹生产方式转变的内在规律,也试图从民族间经济交往中,分析各民族间的关系,并思考契丹民族消逝对后世经济的影响。而将整个契丹民族作为一个整体,对其经济生活进行全面的、系统的进行探讨,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其他文献
核心素养是"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从《马说》出发
企业全面预算是对企业一定时期内经营业务活动、资金运用各方面的总体预算。企业预算管理可以引导资源配置,为有效管控提供参照,能够推进精细化管理,促进公司绩效管理和持续
在高通胀、高物价和低收入的困扰下,处于金字塔底层(BOP)的低收入群体引起了政府和企业的高度关注,提高BOP群体的收入水平成为经济包容性增长和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Prahalad
本文将欧阳修书学思想分为“书以意求”和“学书为乐”两部分进行考察。从欧阳修生存时期的政治背景、文化氛围、书法环境和欧阳修自身的修养等方面,对欧阳修书学思想的形成原
中学数学中,概念、公理、定理、命题和逻辑用语是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教学内容,猜想、归纳、类比、推理、证明等逻辑方法则渗透在教学内容之中。人的思维意识需要从丰富的实践
国家图书馆珍藏本《游蜀疏稿》是四川总督吴棠会同时任成都将军崇实、继任成都将军魁玉、四川提督胡中和等,于同治八年(1869)至光绪二年(1876)间向清廷奏报关于治理四川,招降
本文以布宁创作中的庄园为主要研究对象,从他本人的庄园情结入手,以创作时间为序,分析布宁创作中的庄园主题,论述了他的创作中庄园形象从简单的线条到精致的描绘、从普通的存在空
目前造成屋面渗漏的各因素中,施工因素是主要的.如何治理屋面渗漏重.最是要必须做好屋面细部节点的处理。我主要以屋面防水细部节点的处理及防水方面作浅要介绍。
随着重稀土资源的急剧消耗及其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开发无稀土或者富含高丰度稀土(Y,La或Ce)永磁体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Co-Zr、Co-Y基永磁合金是其中典型的代表。然而,
生物可吸收性涂层补片在应用于临床前必须进行一系列生物学评价以保证其安全性,细胞毒性和遗传毒性研究是其体外筛选部分。细胞毒性研究以补片浸提液接触受试细胞,观察细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