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特征,参加区域经济合作已成为各国发展的战略性选择。近年来,欧盟和北美的自由贸易区区域经济迅猛发展,东北亚各国也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各种经济合作机制,积极追赶区域经济的发展潮流。由于历史时期东北亚地区国家政治经济关系复杂多变,导致现实条件下的地缘政治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条件较欧美地区更为复杂,这也为区域的整合发展留下了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对东北亚地区一体化进程不无影响。如果不能从根源上找到各国发展的症结所在,则表面化的问题难以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学术界始终关注并积极推动东北亚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展开多方面的探索,但大都针对现实提出的问题或问题的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热点也多集中在东北亚经济合作问题上,基本的研究思路和框架大体一致,即从背景、条件、制约因素到问题、对策、展望等,但现有条件产生由来是什么?制约因素是如何生成的?经济演变的动因何在?诸如此类的深层次问题尚未获得系统性、机理性的解答,缺乏从时空角度对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发展过程及格局演变的系统分析。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就是基于相关理论深入研究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与格局的演变过程,探究影响这个过程和格局形成的各种因素和作用机理,从而把握各国关系的主要问题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以更加科学的提出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绪论:根据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国际社会背景和各国对东北亚经济合作问题研究现状的分析,提出研究的课题;阐述研究价值、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等。第一章:国内外研究综述。本章首先对与国际区域经济理论和实践相关的国际区域分工理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等理论进行综述;然后,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分阶段的总结和概括。第二章:相关的区域经济演变理论。以国际分工理论、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理论和国际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作为主要的理论支撑,从概念入手,将分工与合作的演变历程纳入理论体系进行阐述。第三章: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的演变。本章概括阐述了东北亚区域经济演变的历史过程,即从古代到近代时期东北亚地区区域关系的巨大变化,再到冷战时期东北亚各国的经济关系,最后是开放与合作时期东北亚各国的经贸合作及地区合作开发情况。第四章:东北亚区域经济演变的格局。这一部分所表达的核心内容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和演变的结局,即区域经济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它包括:东北亚区域经济要素配置格局,区域产业结构格局和区域经济空间结构格局三部分。第五章:东北亚区域经济演变与格局形成的机理分析。分析地理位置的相关联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对促进区域经济关联与合作的影响;分析古代的人口迁徙和文化交流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变化存在现实的意义;阐述近代东北亚的政治关系对现代区域经济合作的制约;从现代经济关系角度分析生产要素、产业梯度差异对东北亚各国经济合作关系的影响;揭示出现代各国经济发展的利益需求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合作时各方博弈的要点所在;研究制度、体制的差异对东北亚区域经济关系的约束;分析东北亚区域经济协调机制的形成与完善。第六章:分析东北亚区域经济演进的发展趋势。在分析区域产业分工体系转变的基础上,选择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路径;最后为区域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的整治、东北亚区域协调机制的形成和完善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