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户籍制度的改革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口迁移数量逐步增多。人口的迁移会对住房产生重要影响,而住房问题也是迁移人口需要面临和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商品住房价格不断攀升和人口迁移总量不断增长的背景下,研究人口迁移和商品住房价格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房地产市场的长期发展需要依赖人口的住房需求,因此本文以城市层面的人口迁移为切入点研究人口的空间流动和房价的双向互动关系,以往研究对人口迁移和商品住房价格间的互动机制理论分析不够深入,本文深入分析了二者之间的互动效应,同时以往的研究数据多集中在省级层面或单一城市层面。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35个大中城市数据为样本,通过运用PVAR模型实证分析了商品住房价格和人口迁移之间是否存在互动效应以及不同区域是否具有不同效应,PVAR模型不仅可以捕捉到截面间的个体效应,同时可以通过正交化的脉冲响应函数研究每一个内生变量的冲击对其他内生变量带来的影响。最后根据实证检验结果及我国商品住房价格和人口迁移现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改善民生、实现住房市场良性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首先,本文界定了人口迁移和商品住房价格的概念,进一步指出人口迁移的测度方法,同时梳理了人口迁移理论、供求理论、双重劳动力市场等相关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分析人口迁移和商品住房价格相互之间的影响路径。现状方面,分析了迁移人口的规模变化、空间分布和商品住房价格的时空分布。其次,本文将人口迁移、商品住房价格、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纳入到分析框架,运用PVAR模型对全国层面和东中西部区域层面人口迁移和商品住房价格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主要结论为人口迁移和房价存在互动效应,并且不同区域间二者互动关系存在差异,具体如下:第一,全国及东中部人口迁移短期内对房价有微弱的正向作用,人口净迁移率的增长短期内会带来房价的上涨,长期不显著。西部地区的人口迁移仅在前一期表现为正向作用,之后呈现负向作用。第二,全国层面的住宅价格对人口迁移具有负向影响,即房价较高的区域对人口迁移产生抑制作用。不同区域的房价对人口迁移产生的影响不一致,中部地区高房价对人口迁移的负向作用大于东部,东部地区高房价短期内会抑制人口迁移,长期对人口具有微弱的正向作用,西部地区房价对人口迁移的负向作用存在一定的滞后。第三,人口迁移会影响地区的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和经济增长水平,从而作用于房价。全国和东中部地区的人口迁移会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及经济增长,西部地区人口迁移短期内不利于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全国和东中西部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的提升对人口迁移具有促进作用。最后,本文以这些结论为基础,结合当前人口迁移和商品住房价格现状从合理引导人口迁移和调控房价两个层面提出政策建议。具体包括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城市建设,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吸引人口流入;调控住房供给结构,合理控制各类用地规模,解决迁移人口的基本住房需求,严格控制投机行为,实现人口迁移和商品住房价格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