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科技型企业(本文指: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新生力量,近年来获得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这类企业中科技方以技术研发入股、投资方以投资金额入股,在股东双方的有效合作下使企业快速成长。然而,关于科技型企业中股东股权比例如何设计并形成合作机制的研究尚还缺乏。现有关于股东股权比例的研究大多以成熟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其主要探索不同股权结构下股东股权比例对公司发展的影响。由于成熟上市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型企业(本文指: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新生力量,近年来获得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这类企业中科技方以技术研发入股、投资方以投资金额入股,在股东双方的有效合作下使企业快速成长。然而,关于科技型企业中股东股权比例如何设计并形成合作机制的研究尚还缺乏。现有关于股东股权比例的研究大多以成熟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其主要探索不同股权结构下股东股权比例对公司发展的影响。由于成熟上市公司的股东股权结构较为复杂,关于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的研究较为松散。本研究首先以合作机制的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发现学术界关于合作机制的研究对象已聚焦到股东上。然后对股东股权比例的变化原理展开进一步讨论,发现成熟上市公司较为复杂的股东股权比例对合作机制的影响归根结底是由不同股权结构引起的。而科技型企业的股东股权比例对合作机制的影响与成熟上市公司存在较大差异。现有的股权激励理论、治理理论等均难以很好地解释科技型企业股东股权比例对合作机制作用这一问题。在科技型企业的实践经营中股东因股权比例的变化带来权利的变化,权利的变化为股东实现定向合作、可调合作提供了可能,股东在这样的有效合作作用下对风险共担、收益共赢产生重新认识,形成合作机制。因此,结合科技型企业的实际情况,引入分时权变探讨其对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的影响十分必要。为了进一步探索分时权变的特征,按照扎根理论的研究规范,本文以重庆两江新区中典型科技型企业、风投机构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基于6家样本企业的55条原始资料就“控制权与收益权切换→定向合作、可调合作”的经营情况展开三级编码。根据三级编码提取分时权变的特征:控制权、收益权变化(权变)的边界;控制权、收益权变化(权变)的频率;控制权、收益权变化(权变)的精准度;控制权、收益权变化(权变)的振幅。进一步分析特征析出的原因,梳理特征析出的逻辑,获得了衡量分时权变初始量表的题项。最后,对题项展开检查、预调研、信效度分析,从而开发了衡量分时权变的量表。接下来,探索科技型企业中分时权变对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的运行作用。首先,根据文献分析梳理出股权比例、分时权变、合作机制之间的逻辑关系,即科技方股东(投资方股东)持股情况受分时权变影响,权利的变化将刺激股东股权比例发生变化,创新刺激股东实现定向合作(可调合作),双方股东在有效合作中对风险共担、收益共赢产生重新认识,优化股东决策效率,形成合作机制。根据以上逻辑本部分提出13个假设,构建了拟求证的概念模型。然后,对成渝国家高新区中的近百家科技型企业进行调研、问卷调查与收集数据,利用多种数理统计工具对数据的信度、效度进行检验,通过多元回归分析挖掘分时权变、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三者中两两之间的关系并按照模型中的假设一步步验证。最后,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将概念模型进行拟合。本部分探索了在科技型企业中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之间分时权变存在中介效应。所提出的13个假设中,权变频率在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间的发挥完全中介效应,权变精准度、权变振幅在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间的发挥部分中介作用,即揭示了分时权变对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影响的作用机理。遵照“理论→实践→理论”的科学研究逻辑。本研究再次回到理论层面,通过对企业组织理论“两分法→三分法”的分析,确定了“分时权变论”。然后,对不同持股合作情况(静态“一元控制”结构、静态“二元制衡”结构)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知,科技型企业中“分时权变论”将作为一种理论指导股东动态持股合作,即“分时权变论”是股东动态持股方案设计的理论源。最后,运用管理哲学观的思维逻辑,从适于“时”、取于“变”、合于“道”分析了“分时权变论”根性差异。本研究基于分时权变视角创新探索了科技型企业中其对股东股权比例与合作机制的影响,弥补了对科技型企业治理领域的研究空白。“分时权变论”的提出对企业治理理论、权变理论、两权分离理论进行了补充。权变的设计为科技型企业股东动态持股合作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
其他文献
本文从复杂科学管理的角度,构建企业并购系统的网络模型,分析了企业并购网络的宏观统计特征和演化规律,并且对并购网络中的企业重要性,上市公司的企业属性与社团结构关系和并购网络与并购金额的关系等问题展开全面、科学、跨学科的深入研究。并购行为在经历了西方的五次并购发展浪潮之后,已经因为其快速整合资源的优点,成为实现跨界经营的重要举措之一。中国自1984年展开并购尝试企业并购开始,目前已经经历了三次并购发展
空气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前提,空气质量的恶化不仅会影响城市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而且这种影响往往会映射到个人和多层次社会的物质和精神方面,甚至对国民经济构成威胁。随着时代的发展,优质环境和健康空气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空气质量的提升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层面的治理要求。在此背景下,人们对空气质量标准以及环境发展的需求逐渐提高,空气污染预警防控对社会经济持续健康运行的重要性也会日益显著。当前,空气污染
近年来,新型互联网应用不断推陈出新,这些应用为了提供新的服务或者保证服务质量通常会对数据库系统的功能提出新的需求,如大规模数据存储、高并发数据访问或高资源竞争等;另外,数据库系统自身也会持续地进行面向新业务和新硬件的架构调整或设计优化;最后,可扩展、高弹性、易部署的分布式平台,如云集群,打破了传统的数据库系统部署环境的封闭性,为数据库系统提供良好的易运营环境的同时也为数据库稳定运行带来新问题。面对
碳点作为一种潜在的纳米发光材料,因具有荧光性能可调、合成方法简单、稳定性好及生物相容性优异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防伪、生物成像、白色发光二极管(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WLED)等领域。由于碳点表面态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导致其荧光机理暂未明确。同时,碳点由溶液转变为固态时常受到直接π-π相互作用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创新是一国经济稳定、高速度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我国创新活动保持增长趋势,为应对来自发达国家创新优势的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在2035年以前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逐步完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引领未来。实际上我国政府于2001年加入WTO后,制定了有关
当前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叠加期,加快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我国目前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但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还不能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基础还不稳固,生态环保任务艰巨,城乡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民生保障和社会治理存在短板。陕西省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富集区,煤、石油、天然气的保
面板数据模型能够增加数据的信息量,并且能够刻画多种异质性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经济学领域的实证研究中。然而在实证研究中大量应用的面板数据模型通常假设模型是线性的,并且随机误差项不存在个体间相关。然而这两种假设与现实中的很多观察并不相符。例如,在微观层面,由于所受的教育、生活环境和文化习惯,会导致个体间存在相关关系;在宏观层面,由于宏观政策、溢出效应以及外部性等,会导致国家、地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这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作为现代金融资产定价领域的最重要的模型之一,国内外众多学者应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数据对CAPM模型的做了众多的研究。但随着对模型的深入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发现了一些该模型无法解释的异象,如规模效应、账面市值比效应等。Fama和French在经过多年的实证研究后,提出了三因子模型。该模型表明市场风险收益、公司规模和账面市值比基本上可以解释股票预期收益的横截面差异,可以解
在大数据环境下,数据结构及其内在模式与特征的复杂性日益增加,如何科学有效地从海量数据中萃取、过滤、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以更好地为社会经济决策活动提供支持已成为当今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核心,金融业在大数据背景下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如何有效地管理金融风险对金融业的健康发展举足轻重。为提高金融业的风险管理能力,本文以三种代表性的复杂金融时间序列为研究对象,并使用计算智能方法对其进行预
PPP模式是指政府与私营企业基于某个特定公共项目而形成的相互合作经济关系,并以合同方式确定合作各方的权利和义务的经营模式。PPP的优点在于将市场机制引入了公共项目领域,政府可以解决资金不足和项目管理效率不高等问题,私营企业可以获得建设和经营公共项目的权利,并从中获得经济回报。PPP模式是目前公共项目建设与运营所广泛采取的模式,其目标是实现政府和私营企业之间合作和交流并在此基础上达到“共赢”,以期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