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救助主体与方式的转变——以长春市华阳社区为例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zi84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社会救助即独立于企业之外、运行于社区之中的社会救助制度。它是以社区为主体和载体,为社区成员提供管理服务,并多渠道筹集资金,在社区成员享受法定基本保障、单位补充保障后,基本生活仍然发生困难时给予托底保障,发挥其管理服务和托底保障功能。社区社会救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最终落实和托底的基础部分。具体说来,社区社会救助可由国家的社会救助和社区社会救助两个部分组成。以我国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为基础,顺应我国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我国的社区社会救助发挥着保障功能、服务功能和管理功能。  目前正在中国城市社区形成的社会救助体系,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难以清楚地界定保障对象,运行成本比较高;二是社区社会救助的规模无限制地扩张;三是现行社会救助管理体制不健全。这些问题虽然与现有制度和政策的具体缺陷不无关系,但从根本上说只有通过社会化的社会救助体系才能解决。由此提出对现行社会救助制度进行改革,走社区化道路。  城市贫困人口的社区救助也一直是东北三省社区发展的重要环节,但社区救助也是目前社区建设和发展中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对长春市华阳社区实地调查和贫困群体的多次访谈的基础上,从社会支持这一社会学视角出发,分析南阳社区的社区救助在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方面的不足表现及其根源,提出完善社区救助体系的建议,即实现社区救助主体与方式由单一被动到多元互动的转变。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要积极推进再就业工程;整合机制,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疏导机制,消除公众不良的社会心理;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贫困群体的生活权益;依法为弱势群体提供社会保护。从社区的角度来看,要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建立社会互助网络;增强居民之间的互动,提高社区凝聚力;拓宽渠道,发展社区小额信贷;构建社区支援综合网络。从城市贫困群体的角度来看,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扩大现代社会支持的获得;加强人际之间的互动,提高自身的应对压力的素质。
其他文献
农民工求职问题一直是农民工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社会网络理论分析范式下,以格兰诺维特为代表的弱关系假设在学术界引起了重大的讨论,国内学者开始
随着手机的普及,短信作为手机的衍生物在人际传播中发挥中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更有甚者,基于手机短信的强大功能,一些人称其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
当前,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处于关键的时期,而农村地区的发展与城市地区相比,无论是在政策支持、资金投入、人才资源各个方面,差距仍然很大,如何加快农村
期刊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敬老、爱老以及养老的优良传统,家庭养老作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一直得以延续下来。然而,自我国在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后,老龄化发展非常迅速,家庭养老功
人工智能(AI)与医疗的结合才刚刚开始。如果按人类3万多种疾病,每种都能有AI分析产品的话,AI+医疗的前景不可计量。这让市场非常火热,但也充满喧嚣,参与者良莠不齐。现在,如
近年来,“死不起”的声音频频见诸媒体,但学者们对丧葬消费的研究却主要集中于现象描述层次,缺乏科学、系统的理论与方法探究。丧葬消费是一种被人们赋予文化意义的社会现象,通过
面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问题也开始层出不穷。未成年犯罪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有越来越严重的发展趋势。每年的未成年犯罪比例高居不下,严重影响
国防生教育管理日常例会,是国防生培养工作中的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对及时上传下达、互通情况,集思广益、解决问题,任务牵引、锻炼骨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为开好日常
在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买断工龄已经成为了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社会关注多、政策关怀少,长期以来,买断工龄群体的社会适应状况都不尽如人意。买断工龄人员的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