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全球区域联系日益紧密的现状,均对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提出了新要求。探究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影响因素的构成成分,以及这些影响因素的影响路径和影响效果,一方面有利于丰富和发展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相关研究,另一方面有利于指导教师的教学实践活动。首先通过文献分析,遴选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影响因素;然后运用调查问卷获取实证研究的数据,对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现状进行分析;接着利用AMOS24.0软件构建假设的结构方程模型,通过识别、拟合检查、修正后,确定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最后根据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提出应用启示。结果和结论如下:(1)目前我国高中生的区域认知能力比较薄弱,在认知动机、工具使用、知识积累等方面的表现一般。其中,区域认知能力的平均得分为3.50(5分制),区域认知动机的平均得分为3.80,区域认知工具使用情况的平均得分为3.544,区域地理知识的平均得分为3.596。(2)区域认知动机、区域认知工具使用情况和区域地理知识是构成高中生区域认知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区域认知动机包括兴趣、生活、成就动机3个维度,区域认知工具使用情况包括地图、地理信息技术、地理课外资料使用情况3个维度,区域地理知识包括间接、直接区域地理知识2个维度。(3)区域认知动机对区域认知能力没有直接影响,但有间接影响,其影响效果是0.301,为中效果;区域认知工具使用情况对区域认知能力不仅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其影响效果是0.602,为大效果;区域地理知识对区域认知能力有直接影响,没有间接影响,其影响效果是0.404,为中效果。(4)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学生应加强区域认知工具的使用、强化区域地理知识的积累、注重区域认知动机的培养。(5)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关于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可以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进行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