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I3K/Akt和TLR4/NF-κB信号通路研究异牡荆素对HSC-T6细胞的抑制作用及机制

来源 :广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shizai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以PI3K/Akt和TLR4/NF-κB信号通路为靶标,探讨壮药天胡荽单体活性成分异牡荆素(Isovitexin)对大鼠肝星状细胞(HSC-T6)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HSC-T6细胞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20μg/L PDGF-BB)、阳性药组(20μmol/l LY294002)、异牡荆素高、中、低剂量组(120、60、30μmol/l Isovitexin)。按照实验分组对细胞进行相应处理,随后进行以下实验:1.Isovitexin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CCK-8法检测Isovitexin对HSC-T6细胞的毒性,然后检测Isovitexin对HSC-T6细胞增殖活化的影响;此外,试剂盒检测Isovitexin对HSC-T6细胞ALT、AST活性的影响。2.Isovitexin对HSC-T6细胞炎症的影响ELISA试剂盒检测Isovitexin对HSC-T6细胞炎症因子IL-1β、TNF-α生成水平的影响,评估Isovitexin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3.Isovitexin对HSC-T6细胞凋亡的影响AO/EB实验观察Isovitexin对HSC-T6细胞凋亡形态学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Isovitexin对HSC-T6细胞凋亡率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Isovitexin对HSC-T6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Caspase-8、Caspase-9的影响。4.Isovitexin对HSC-T6细胞内胶原沉积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Isovitexin对HSC-T6细胞内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胶原相关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且也检测细胞内金属基质酶MMP-2和TIMP-1蛋白的表达情况。5.Isovitexin对HSC-T6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内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Akt、PI3K、m-TOR和P70S6K的表达及其磷酸化水平的表达情况;RT-q PCR检测Akt、PI3K m RNA表达,评估Isovitexin对HSC-T6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调控作用。6.Isovitexin对HSC-T6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影响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细胞内TLR4/NF-κB通路相关蛋白p-NFκBp65、NF-κBp65、TLR4、My D88的表达水平,探究Isovitexin对HSC-T6细胞的潜在的保护作用机制,RT-q PCR检测NFκBp65m RNA的表达。结果:1.Isovitexin能有效抑制HSC-T6细胞增殖CCK-8实验结果经过SPSS计算得出Isovitexin对HSC-T6细胞作用的24h的IC50为180.65μmol/l;而细胞增殖实验显示,20μg/L PDGF-BB刺激明显促进HSC-T6细胞增殖(P<0.05),Isovitexin对HSC-T6细胞进行干预后,HSC-T6细胞增殖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抑制,随着药物浓度增加,抑制效果也相应增加;此外,生化试剂盒检测HSC-T6细胞ALT、AST释放结果显示,模型组中可见大量的ALT、AST释放,Isovitexin治疗可明显抑制ALT、AST的释放。2.Isovitexin能抑制HSC-T6细胞炎症反应ELISA实验结果显示,PDGF-BB刺激可以促进HSC-T6细胞内IL-1β、TNF-α的释放增加,而Isovitexin能有效的抑制这些炎症因子的释放。表明,Isovitexin可以通过减少炎症因子的生成从而抑制炎症反应的进一步发生。3.Isovitexin能明显诱导HSC-T6细胞凋亡,减少肝细胞受损AO/EB结果显示,PDGF-BB刺激对HSC-T6细胞凋亡无明显影响。Isovitexin处理组能够明显促进活化的HSC-T6细胞凋亡,且随着给药浓度的增加,促进凋亡作用也明显增强(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也显示出了相似的结果;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Isovitexin能显著上调Bax、Caspase 3/8/9的表达水平,抑制Bcl-2的表达(P<0.05)。表明,Isovitexin可能通过调控凋亡相关蛋白表达,抑制HSC-T6细胞活化,促进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抗肝纤维化的作用。4.Isovitexin能显著抑制HSC-T6细胞内胶原生成、沉积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正常对照组,20μg/L PDGF-BB刺激后,HSC-T6细胞内α-SMA、Collagen-I和Collagen-Ⅲ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经过Isovitexin治疗之后,α-SMA、Collagen-Ⅰ和Collagen-Ⅲ蛋白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此外,Western blot检测金属基质酶MMP-2和TIMP-1的结果显示,PDGF-BB组中TIMP-1的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TIMP-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区别,而Isovitexin治疗后,TIMP-1的表达被显著抑制,MMP-2表达显著上调(P<0.05)。表明,Isovitexin能够抑制HSC-T6细胞内胶原生成,减少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这是治疗肝纤维化的药理学基础。5.Isovitexin能显著抑制HSC-T6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GF-BB组中Akt、PI3K、m-TOR和P70S6K的磷酸化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经过Isovitexin干预后,这些蛋白的表达被显著下调(P<0.05)。此外,RT-q PCR实验结果也显示,Akt、PI3K m RNA在PDGF-BB组中显著升高,而Isovitexin干预可以显著抑制这些基因的表达(P<0.05)。表明,Isovitexin抑制HSC-T6细胞活化作用可能与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有关。6.Isovitexin能显著抑制HSC-T6细胞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表达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比较,PDGF-BB组中NF-κBp65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及TLR4、My D88蛋白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经过Isovitexin干预后,这些蛋白的表达被显著下调(P<0.05)。此外,RT-q PCR实验结果也显示,NF-κBp65 m RNA在PDGF-BB组中显著升高,而Isovitexin干预可以显著抑制其基因的表达(P<0.05)。提示,Isovitexin抑制HSC-T6细胞活化作用可能与抑制TLR4/NF-κB信号通路蛋白有关。结论:Isovitexin能明显抑制HSC-T6细胞的增殖活化,其作用可能是由于:(1)Isovitexin调节凋亡相关蛋白,诱导HSC-T6细胞凋亡;(2)Isovitexin抑制胶原生成以及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3)Isovitexin抑制PI3K/Akt、TLR4/NF-κB信号通路活化。
其他文献
目的:肿瘤浸润免疫细胞是肿瘤免疫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被视为与多种肿瘤的预后相关。但是,目前关于其在骨及软组织肉肉瘤中作用的报道仍较少见,本研究旨在探究肿瘤浸润免疫细胞在骨及软组织肉瘤患者中的浸润情况以及对预后的影响,从而探索一种新的肿瘤分型及预后评估系统。方法:本研究综合分析3个在线数据库(GEO、TCGA和TARGET)的基因芯片数据,免疫细胞浸润比例通过CIBERSORT算法计算。以计
目的:探讨广西地区血浆PCSK9的表达水平,及与2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均为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长期居住的无血缘关系的个体,父母均为壮族或汉族。回顾分析自2017年12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因胸痛、胸闷至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及化验检查的患者75例。入院后第二天抽取空腹静脉血,送本院检验科
背景与目的: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生存率差,致死性高。射频消融治疗(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作为早期肝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极大的提高了患者的预后及生活水平。然而,相关研究发现,各种原因导致的RFA后肿瘤的残留是其较高复发率重要原因之一。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可在多种层面通过调控基因的表达从而参与调控相关的生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原发骨髓淋巴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骨髓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的资料,介绍该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与疗效,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及讨论。结果:1.本例患者为女性,发病年龄65岁,以皮肤瘀点、瘀斑为首发表现。血常规显示血小板减少、淋巴细胞比例增高;体格检查及PET/CT检查未发现淋巴结、肝脾肿大及其他髓外浸润;骨髓细胞学可见成熟淋巴细胞增多,占57.5%;骨髓活检
金花茶[Camellia petelotii(Merrill)sealy(C.petelotii)]来源于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植物的叶,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主要分布在广西、越南等地。野生的金花茶数量极其稀少且分布狭窄,是世界上稀有的珍贵植物。目前金花茶已经在广西防城港大面积培育成功。金花茶有着“东方魔茶”、“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等美称,不仅因其美观性,更因其有着极高的药用价值。
目的:探讨甲基转移酶METTL3(methyltransferase like 3)对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生物学特性及血管生成的影响,深入探索METTL3是否通过介导m6A甲基化从而影响EPCs血管生成,为进一步阐明EPCs血管分化机制提供参考。方法:1.组织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甲基化转移酶METTL3在牵张成骨组和骨折对照组的表达情况。2.
1沉默CDC25A通过下调IL-6影响肝癌细胞增殖目的:探索CDC25A作为细胞分裂周期调控因子(cell division cycle25A)对肝癌移植瘤及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CDC25A与IL-6在肝癌中的相互作用关系及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慢病毒载体转染方式将LV-sh RNA-CDC25A转染HepG2肝癌细胞特异性地将CDC25A的表达沉默(CDC25A-sh
目的:2型糖尿病(T2DM)是全球患病率较高的代谢性疾病,可促进多种肿瘤尤其是肝癌的发生发展。药物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不同降糖药物对肝癌起到不同的作用:例如胰岛素可增加肝癌的发病率并恶化肝癌患者的预后;但是二甲双胍在降低肝癌发病率同时,对其远期预后的影响并不一致。有限的临床研究发现二甲双胍对早期肝癌的预后有改善效果,而对晚期肝癌的预后则有进一步恶化的作用。二甲双胍对中期肝癌的影响尚未明确,有待进一步研
研究背景和目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teroid-induced Avascular 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SANFH)作为骨科的一种难治性疾病,病情常呈不可逆性发展,致残率极高。然而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了,已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成骨成脂分化异常可能与其关系
目的:DNA甲基化是基因转录的一种重要表观遗传调控因子,近年来已有研究证实异常的DNA甲基化基因可能是早期复发性妊娠丢失(early recurrent pregnancy loss,ERPL)的潜在原因,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整合分析早期复发性妊娠丢失转录组学及DNA甲基化芯片数据,筛选ERPL差异表达基因,并预测关键基因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