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压缩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_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蜂窝结构复合材料凭借其隔热、减震降噪、轻质化、强度性能高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航空航天、轨道交通和建筑工程等领域。传统蜂窝状复合材料,比如:铝蜂窝、Nomex等是以金属或纸为材料制备。本文研究了一体化编织成型的三维蜂窝状编织预制体,并以此制备了蜂窝状复合材料,为进一步拓展纺织品应用领域提供了条件。本文利用1×1四步法三维编织技术和“纱线的回转原理”,编织了不同开口角度和不同形状的蜂窝状三维编织预制件。采用VARTM成型工艺制备了不同开口角度、不同形状的蜂窝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采用万能试验机对蜂窝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进行了压缩实验,利用3D-DIC技术记录了材料在压缩过程中应变,得到了载荷-位移曲线、应力-应变曲线、最大压缩载荷和能量吸收,分析了不同开口角度、不同形状蜂窝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破坏形态,并分析了产生破坏形态的原因。通过实验分析发现,蜂窝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承受的压缩载荷值随着开口角度的增大而增大;在同一压缩速度下不同截面形状(圆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的蜂窝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截面形状为四边形的承受压缩载荷能力最差,最优的是圆形截面。不同开口角度和不同形状蜂窝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压缩破坏模式大致相同,破坏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在加载初期蜂窝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发生形变,表面的树脂基体产生裂纹,并且这些裂纹逐渐向纤维内部延伸,导致基体开裂。复合材料的线弹性阶段结束后,进入屈服平台阶段,载荷峰值出现不同幅度的下降现象,形成无序且不重复的压缩峰。屈服平台结束后,材料因主要承力蜂窝结构的塑性坍塌而失稳失效。通过3D-DIC应变图像分析,蜂窝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断裂失效与剪切应变分布有关,横向和纵向局域应变分布较为均匀,剪切局域应变出现应变集中的现象,在应变集中的区域容易出现裂纹,导致复合材料剪切断裂。从应变图像分析,不同开口角度蜂窝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从压缩开裂到失效一共分为3个阶段。在第一阶段,由于蜂窝结构的倾斜壁在材料端部周围发生弯曲变形,随着变形量的增大,表面出现应力分布不均现象,接头处出现应力集中,导致复合材料的自由端开裂;在第二阶段,载荷增大,倾斜壁的弯曲度增加,向内收缩,但材料的弹性性能有限,到达收缩极限时,倾斜壁破坏;第三阶段,复合材料的主要承力结构破坏后,随着载荷的继续增大,复合材料整体的弯曲度增大,六角形蜂窝的倾斜壁向内收缩,在连接点处产生拉力。拉力通过连接点传递到蜂窝的非倾斜壁上,导致非倾斜壁向内弯曲运动,产生裂纹。不同形状蜂窝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的裂纹开裂模式有所差异,由于圆形和四边形试件不存在非倾斜壁,所以材料的最终失效是因倾斜壁的塑性坍塌。不同形状和不同开口角度的蜂窝状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在压缩后,都出现了向一侧坍塌的现象,形成了偏侧化带。
其他文献
金属材料的疲劳问题是指在外荷载反复作用下金属材料内部发生的性能变化。作为工程中最为常见的失效模式,金属材料的疲劳问题一直受到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材料与结构越来越多的处于多物理场、极端环境等工作条件下。传统的经验化疲劳性能预测方法对于新材料与新环境是否适用仍然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在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的框架下,利用能量方法结合断裂力学、细观力学对疲劳裂纹萌生、扩展和寿命
学位
舱室声场逆计算研究的目的是对舱室声场进行理论建模或数值建模,再通过测量的声学响应逆向计算获得声源信息或声场信息。它是解决舱室声源重构和声场重构问题的关键技术,因而在舱室声场预测、测量和噪声设计、舱室声品质评价以及舱内有源降噪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舱室结构内部的多源混合作用加强了舱内声场的复杂性,在信息不足的条件下如何将原始声场与重构声场的相同量化属性关联并进行数学和物理建模,这是舱室声场逆计算
高光谱图像包含丰富的空间和光谱信息,可以辨识场景中不同地物的物质组成,在地物分类、目标检测等任务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由于成像机理和成像设备的限制,所获取高光谱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信噪比等指标间需要互相折中,因此难以直接得到高空间分辨率的高光谱图像。有限的空间分辨率不但会导致端元光谱混合,还限制了高光谱图像在城市精细制图、弱小目标检测等任务中的应用。相比于通过改进成像系统等硬件条件
学位
燃料电池作为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领域,被认为是人类未来清洁能源发展解决方案的主要候选者之一。燃料电池是一种能量转换装置,可以将存储在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换成电能,而不产生污染环境的有害气体。因此,近年来燃料电池在国内逐渐引起关注,集中体现在汽车交通运输领域应用的快速发展。然而,相比燃料电池简单功能性应用的发展,相应的燃料电池测试技术、模型分析技术以及性能预测技术并未引起足够的关注。因此,本文旨在提出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