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罗勒挥发物对山东茶园绿盲蝽和天敌的种群调控评价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tiep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山东省茶产业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山东地区的特色经济产业。随着山东茶叶种植面积扩大,茶园虫害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以绿盲蝽为主的刺吸式口器害虫对茶园的危害尤为严重。绿盲蝽为杂食性昆虫,因其寄主范围广泛,迁徙能力强等行为习性使其防治难度增大。目前针对绿盲蝽的防治措施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然而,长期依赖施用化学农药,导致了害虫抗药性发展,天敌种类减少,茶园自身生态调控能力减弱。因此,探寻和研发一种生态、环保、高效的绿盲蝽生态防治策略是目前茶园绿盲蝽防治的重要研究方向。诱集植物是一种生物防治类植物,通过引诱害虫来保护主栽作物避免遭受危害的一种植物。近年来通过诱集植物再辅以化学、物理措施防治害虫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为害虫防治提供了新思路。本研究将七种罗勒品种在茶园进行间作经过调查发现,丁香罗勒对绿盲蝽的诱集效果最为显著。因此,选择丁香罗勒作为茶园间作的诱集植物,试验设计了高密度和低密度两种种植模式,调查两种种植模式对茶园绿盲蝽的调控效果;对丁香罗勒的叶和花的挥发物进行收集、鉴定、分析,明确丁香罗勒挥发物中化合物种类和含量以及丁香罗勒挥发物中主要组分的释放动态;田间调控试验和室内趋性试验验证绿盲蝽对丁香罗勒挥发物的行为反应,筛选出对绿盲蝽具有调控效果的化合物组分。主要结果如下:1、茶园中间作的七个罗勒品种,丁香罗勒花序上引诱到的绿盲蝽数量最多,对绿盲蝽的引诱效力最强。电子鼻分析比较了七个罗勒品种挥发物成分的差异,发现丁香罗勒与其它罗勒品种挥发物存在不同,且丁香罗勒挥发物释放量最高。因此,选择丁香罗勒作为茶园绿盲蝽的诱集植物进行调控效果评价。2、高密度间作种植模式下的丁香罗勒在秋季开花后对茶园绿盲蝽产生了显著的调控效果,低密度种植模式下的丁香罗勒对绿盲蝽调控不明显,未来茶园绿盲蝽防治中,推荐高密度的丁香罗勒茶园间作模式。此外,花期的丁香罗勒对绿盲蝽的调控效果显著,推断是丁香罗勒花的挥发性化合物对绿盲蝽的寄主定位行为有调控功能。3、丁香罗勒花的挥发物种类和释放量远高于丁香罗勒叶。通过GC-MS对丁香罗勒花的挥发物进行鉴定和分析,花的挥发物含有58种化合物,分为醇、醛、苯、酯、烃、酮、萜烯类化合物。其中桉叶油醇、柠檬烯是花中释放量较高的化合物,结合前人的研究的结果以及对丁香罗勒花的挥发物动态分析,筛选出十二种化合物:桉叶油醇、罗勒烯、芳樟醇、十二烷、肉桂酸甲酯、1-十四烯、柠檬烯、正壬醛、1-辛稀-3醇、月桂烯、松油醇、樟脑。4、田间化合物调控试验结果表明:柠檬烯在田间对绿盲蝽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桉叶油醇、月桂烯对绿盲蝽具有引诱作用,但没达到显著性差异。松油醇在田间对绿盲蝽具有趋避作用,但也没达到显著性差异。在天敌调控方面,柠檬烯对食蚜蝇和寄生蜂具有显著的引诱作用。同时室内趋性试验表明:十二烷、桉叶油醇对绿盲蝽具有显著的正趋向作用。柠檬烯、正壬醛对绿盲蝽正趋向大于负趋向,但没达到显著性差异。而松油醇对绿盲蝽产生了极显著性的负趋向作用。综上所述,初步明确了挥发物种的柠檬烯、桉叶油醇对绿盲蝽具有引诱作用。
其他文献
新疆伊犁州直旅游资源丰富,分布广泛,但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旅游空间布局对市域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运用Arcgis平台采用AHP(层次分析法)对旅游空间综合价值做出评价,结合伊犁州旅游资源特点和实际条件,结合理论研究,提出伊犁州"二轴、三点、四片"的旅游空间布局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五级旅游服务设施体系,以期为伊犁旅游业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究复方鱼腥草合剂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收集并筛选复方鱼腥草合剂组方中各味药材的成分及对应的靶标。采用Cytoscape 3.6.1软件构建成分-靶标网络,对靶标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借助计算机虚拟对接技术对核心化合物进行分子对接预测。结果共收集到77种潜在有效成分,其中有9种为
在小组合作中感受亲情和温暖,大力营造平等、开放、活泼、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形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融入渗透友谊、关爱、互助等情感因素,实现对中等生、潜能生和后进生的友情帮扶带动作用;大胆探索评价办法机制,确保小组合作取得实效;积极达成学习任务目标,不断提高实践创新能力。
我们都知道,作曲家德彪西是法国19世纪末20世纪初印象派代表作曲家。德彪西早期学习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却又打破陈规创作体现出印象主义绘画及象征主义文学朦胧美的艺术特征,早期音乐创作体现了西方浪漫主义音乐和印象主义音乐的结合,这对他日后的艺术造诣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德彪西音乐作品开辟了印象派音乐的道路为后继印象派音乐家和欧美音乐产生深刻影响,同时也为音乐爱好者研究欧洲印象主义乐派提供了有利依据。大多数作
课后作业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作业普遍抱有抵触心理。因此,创新课后作业设计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做题思维、培养自主学习习惯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生活式作业、积分式作业、团队式作业、挑战式作业四种形式进行分析,探究高效、合理的创新型作业设计的策略,以资同行参考。
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课型。通过复习课不仅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知识,进行查漏补缺,还能帮助学生将零散的知识点串联成网,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要重视复习课教学,采取有效策略激发学生对复习课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让复习课重焕生机。
为了有效防控柑橘大实蝇,本文利用触角电位仪和"Y"形嗅觉仪测定初羽化的柑橘大实蝇成虫对4种不同浓度(0.5、1.0、5.0、10.0μg/μL)的14种板栗挥发物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和嗅觉行为反应差异。结果表明,柠檬烯、α-蒎烯、苯乙酸甲酯、异丁醛、芳樟醇、β-石竹烯和苯乙醛对初羽化柑橘大实蝇成虫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引诱作用,戊醛、乙偶姻、乙酸芳樟酯和水杨酸甲酯对柑橘大实蝇成虫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
昆虫的嗅觉是其行为感觉的一种重要信号输入来源,在昆虫的气味识别过程中有多种蛋白质参与,它们在调控昆虫的取食、群集、交尾和产卵等一系列行为中起着重大作用,这些与昆虫嗅觉相关的蛋白主要包括: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化学感受蛋白(Chemosensory Proteins,CSPs)、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ORs)、离子型受体(
区域活动作为幼儿园重要的教育内容,需与主题活动相结合,相互补充,相互渗透,以更好地实现幼儿园的育人目标。本文主要对幼儿园教育中,区域活动与主题活动的融合及其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融合策略,以促使幼儿园的教育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在地基观测的过程中,图像会受到大气湍流的影响,造成图像的退化,且当观测视场较大时,图像中PSF随空间变化,造成此类图像的复原成为一个难题。我们通过将高分辨的太阳图像利用蒙特卡洛模拟生成受湍流影响的退化图像,然后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对图像的PSF进行拟合,先通过模拟图像预训练出复原模型对同一波段下真实的低分辨图像进行复原,考虑到太阳图像的纹理特征的自相似性,再通过图像纹理特征对复原模型进行"微调"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