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震颤相关易感基因位点在中国汉族帕金森病人群中的关联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zdw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1.7%。主要临床特征为运动迟缓、静止性震颤、肌强直和姿势平衡障碍等。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PD患病人数逐年增多,对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危害,并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PD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遗传因素在该病的发病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最近,一项来自高加索人群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报道了在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患者中基因多态性研究的新进展,鉴定出五个新基因座(STK32B中的rs10937625,PPARGC1A中的rs17590046和CTNNA3中的rs12764057,rs10822974和rs7903491),并且其与ET的发病风险增加显着相关。目前已有研究报道,ET和PD具有相互重叠的遗传因素和致病通路,并且GWAS-LINGO1的变异已经被证实涉及ET和PD之间的病因学联系。因此,探讨ET相关的遗传变异是否也与PD相关是有意义的,并且,中国人群中尚缺乏相关研究。为了评价中国汉族人群STK32B,PPARGC1A与CTNNA3基因易感位点对于散发性PD发病风险的影响,进行以上三种基因易感位点与散发性PD发病关联的病例对照研究。目的:探索中国汉族人群中STK32B,PPARGC1A与CTNNA3基因易感位点,分析此三种基因特定风险位点的多态性与中国汉族散发性PD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本实验为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均为中国汉族人群,共纳入546名来我院就诊的散发性PD患者,以及我院体检中心550名的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体检者,留取外周血,提取基因组DNA,设计相应基因引物,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对其外显子区其进行扩增,后直接进行Sanger测序,统计PD组和对照组各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使用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546名PD患者与550名健康对照,统计分析显示两组间性别分布、年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本研究在中国汉族PD人群中确认了5个ET相关的易感基因位点,分别是STK32B基因的rs10937625,PPARGC1A基因的rs17590046,以及CTNNA3基因的rs12764057,rs10822974,和rs7903491位点的多态性。3.5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在两组间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加性遗传模型、显性遗传模型和隐性遗传模型已经两组间比较,结果仍然缺乏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发现,特发性震颤相关风险位点STK32B rs10937625,PPARGC1A rs17590046,CTNNA3 rs12764057,rs10822974,rs7903491与中国汉族散发帕金森病人群的疾病易感性可能缺乏关联。
其他文献
化探数据处理中的系统误差校正和异常识别方法很多 ,移动标准化法、分区标准化法和衬度系数法是其中的几种方法 ,主要对这几种方法做了简单的介绍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对比 ,最后
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命脉。而当前,我国主要运输装备及核心技术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运输供给能力不足,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滞后,各种交通方式缺乏综合协调,交通能源消
中国水产科学界的骄傲──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黄海研究所孙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赵法箴研究员以其数十年来在对虾养殖和实验生态科学技术领域辛勤探索取得的丰硕成果,在今年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条件下,我国市场经济的变化,使企业管理环境,在企业经济业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大,数量和类型的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该规范财务会计系统是合
人生是一条波涛汹涌的大河,前路不会永远风平浪静,而我们只是在波涛中奋勇求生的水手,有的水手在惊涛骇浪中仍能"直挂云帆济沧海",而有的水手则会被巨浪掀翻。没有人自愿走入坎
现如今这个社会,生态环境的治理一直困扰着我们生活而且不断再加剧,这些问题时刻危害着人的生存空间和健康发展,具有环保意识的学者们在实践中正在寻找解决生态环境危机感的
随着预算管理在国内的普及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大中型企业使用预算管理的程度越来越高。且随着运用的普及和深入,预算管理的功能和作用也更为全面,从只能起到基础的调
目的对地佐辛用于小儿快通道心脏麻醉术后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探析。方法 9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患儿,将其根据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实施三种不同的术
《杨慎簪花图》是陈洪绶人物画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该文从画面题材、人物造型、用笔用线、设色、构图等角度,运用对比手法,纵向、横向分析《杨慎簪花图》,试图更好地归纳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