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主要探究在生长猪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和木聚糖酶后,其对生长猪饲粮养分消化率、肠道食糜粘度、pH、消化酶活性、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血清游离氨基酸的影响。试验共两个部分:(1)消化代谢试验,采用2×2拉丁方试验设计,共有两个饲粮处理组,玉米豆粕基础饲粮(对照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300 g/t酶制剂的加酶组(即每公斤饲粮提供12 U/kgα-半乳糖苷酶和258 U/kg木聚糖酶)。选取8头日龄相近、体况良好杜×长×大三元杂去势公猪均衡分布到上述2个处理组中,每组4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2)饲养试验,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因子1为饲粮营养水平(正常营养水平vs.低营养水平,其中低营养水平是在正常营养水平基础上降低0.42 MJ/kg DE和0.8%CP),因子2为α-半乳糖苷酶和木聚糖酶酶制剂的添加与否(0 vs.300 g/t),组成4种试验饲粮。选用432头三元杂生长猪(体重为44.68±0.66 kg),并按试猪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均衡分配到4种饲粮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栏),每个重复18头猪,试验期共43天。试验结果如下:1、饲粮成分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生长猪饲粮中添加12 U/kgα-半乳糖苷酶和258 U/kg木聚糖酶显著提高消化能、总能消化率、棉籽糖、水苏糖和木聚糖回肠末端表观消化率(P<0.05);有提高代谢能、磷消化率的趋势(P<0.10);对干物质、粗蛋白、Ca、NDF、ADF消化率均无影响(P>0.10)。2、肠道食糜特性: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2 U/kgα-半乳糖苷酶和258U/kg木聚糖酶显著降低回肠食糜粘度(P<0.05);有提高回肠食糜中淀粉酶活的趋势(P<0.10);对回肠食糜pH和胰蛋白酶活无影响(P>0.10)。3、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12 U/kgα-半乳糖苷酶和258 U/kg木聚糖酶有提高回肠末端赖氨酸和精氨酸表观消化率的趋势(P<0.10);对回肠末端苯丙氨酸、苏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甘氨酸、酪氨酸、组氨酸、脯氨酸、蛋氨酸、半胱氨酸、色氨酸无影响(P>0.10)。4、生长性能:与正常营养水平饲粮相比,低营养水平饲粮显著降低试猪ADG(P<0.05);与无酶饲粮相比,加酶饲粮对试猪ADG无影响(P>0.10);其中,低营养+无酶组相比正常营养+无酶组试猪ADG有降低的趋势(P<0.10),而低营养+酶组试猪相比正常营养+无酶组ADG无影响(P>0.10);与正常营养+加酶组相比,低营养+无酶组显著降低ADG(P<0.05)。饲粮中营养水平、α-半乳糖苷酶和木聚糖酶的添加及两者的交互作用对生长猪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无影响(P>0.10)。5、血清生化指标:与正常营养水平饲粮,低营养水平饲粮有提高试猪SUN的趋势(P=0.07);与无酶饲粮相比,加酶饲粮有降低试猪SUN的趋势(P=0.058)。饲粮中营养水平、α-半乳糖苷酶和木聚糖酶的添加及两者交互作用对生长猪GLU及IGF-1无影响(P>0.10)。6、血清游离氨基酸:与正常营养水平饲粮相比,低营养水平饲粮显著性降低血清中游离异亮氨酸、缬氨酸、天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总游离氨基酸的含量(P<0.05);使血清中游离赖氨酸、亮氨酸、甘氨酸含量有降低的趋势(P<0.10)。相比不加酶饲粮,加酶饲粮显著提高了血清中游离赖氨酸浓度(P<0.05);有提高血清中游离谷氨酸的趋势(P<0.10)。饲粮中营养水平及α-半乳糖苷酶和木聚糖酶的添加对生长猪血清中游离苯丙氨酸、苏氨酸、丝氨酸、酪氨酸、组氨酸及脯氨酸无影响(P>0.10)。饲粮营养水平与饲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和木聚糖酶与否之间对所测游离氨基酸(除脯氨酸外)未产生交互作用(P>0.05)。综上所述:在生长猪玉米豆粕型饲粮中添加α-半乳糖苷酶和木聚糖酶能提高其对饲料养分消化率,回肠食糜中淀粉酶的活性,部分回肠末端氨基酸表观消化率,代谢能及消化能,在生长猪饲粮正常营养水平基础上降低0.42 MJ/kg DE和0.8%CP后,添加12 U/kgα-半乳糖苷酶和258 U/kg木聚糖酶,能够达到正常生长猪的生长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