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广告都是人民生活须臾不离的一部分。伴随经济的发展,广告已触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世界经济的一体化,我国世贸组织的加入,以及网络等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使国际广告的跨文化传播成为可能。品牌名称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广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引起了经济学家的关注,也引起了语言学家的兴趣。品牌名称不仅仅是单纯的商品标记,是经济领域的概念,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际经济交往的频繁,品牌名称向异域消费者传递了商品信息,同时,作为文化使者也向外族传递了该国的文化信息。在产品销售过程中,一些品牌名称促进了产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是因为这些品牌名称得到了异域文化的认可,引起了消费者的共鸣,而另一方面,某些品牌名称却有消极的反馈,这是因为这些品牌名称蕴涵的源语文化特色在异域文化中产生了文化冲突。因此,品牌名称词汇的选择不仅是经济课题,而且更是跨文化交流中不可忽视的研究领域。
本文以跨文化交际学相关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品牌名称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品牌名称的翻译。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作者简介了研究品牌名称翻译的重要性以及本文的安排。第二章,陈述了与目前研究相关的理论基础,即跨文化交际、品牌名称翻译以及奈达所提出的等效翻译理论。第三章分析了商标的特点、功能和构成。第四章介绍了品牌名称所反映的文化因素。第五章从跨文化交际视角对比研究了英汉品牌名称的功能对等翻译,概述了我国品牌名称翻译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最后一部分为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得出结论:品牌名称的翻译必须考虑文化因素,考虑功能对等,否则,我们很难跨越品牌名称翻译中的文化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