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翻译实践报告以笔者翻译的“张掖大景区建设项目”、“张掖丹霞地貌”、“祁连玉文化产业园”、“甘州府城”、“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焉支山森林公园”为基础,是对此次翻译任务的过程和完成情况所做的一个介绍、研究和总结。报告主要由引言、任务描述、译前准备、翻译过程、质量控制和实践总结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就本次翻译背景、翻译目的和意义进行了介绍。第二部分,任务描述。该部分是对本次任务一个整体的介绍,包括委托方对该项翻译任务的具体要求,原文本介绍和原文本类型及特点分析。第三部分,译前准备。包括制定翻译计划,并且以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为基础,提出了交际翻译为主,语意翻译为辅的翻译方法。第四部分,翻译过程。该部分中案例分析是整个翻译实践报告的核心部分。笔者以“张掖大景区建设项目”、“张掖丹霞地貌”、“祁连玉文化产业园”、“甘州府城”、“张掖国家湿地公园”、“焉支山森林公园”原文本和英文译本作为材料,以纽马克的文本功能理论为指导,归纳总结了文本的突出特点及难点,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景点名称译法,主要采用直译和音译加注的翻译方法;古代社会中特有的具体事物的翻译,多采用注释性增译的方法;运用省译法,对四字格词语进行翻译,清晰表达了所要传递的信息;古诗词的译法,采用意译的翻译方法;为更加忠实再现原文意义层次,原文中长句的翻译,多采用合并法。第五部分,质量控制。笔者提出译文的质量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得以保证:严格选拔翻译工作者、重视整个翻译过程的科学性﹑资深译者对译文进行校对和质量评估。第六部分,总结。笔者对翻译实践做了总结,提出了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且给出了一些建议,并谈到这次翻译实践带来的几点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