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式动词在现代汉语中的数量非常有限,但却是一类很特别的动词。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形式动词“进行”、“加以”和“给予”的使用特点进行整理并归纳,考察了对外汉语教材中形式动词的分布和用法等相关情况,并结合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调查和安徽大学留学生的问卷对留学生习得形式动词的情况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分析他们习得形式动词时产生的偏误类型和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全文的结构如下: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并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包括形式动词的本体研究,形式动词的教学研究,及形式动词研究的不足。第二章为对外汉语教材中形式动词的调查与分析。考察了形式动词“进行”、“加以”和“给予”在对外汉语教材中的分布情况以及主要用法两方面。第三章为HSK动态语料库的调查及分析。主要是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内容,对留学生习得的正确率和偏误率进行统计归纳,主要是分析A、B、C和无等级证书这四个级别留学生对形式动词“进行”、“加以”和“给予”的习得情况。第四章为安徽大学留学生的问卷调查设计。主要考察安徽大学初级、中级和高级的留学生对“进行”、“加以”和“给予”的习得情况,分析得出初级阶段的学习者对形式动词接触的少,他们出现的偏误率明显高于中、高级的留学生。第五章为外国留学生习得形式动词的偏误分析。主要采用归纳分析法从偏误类型和偏误原因两方面来分析留学生习得形式动词“进行”、“加以”和“给予”时产生的偏误情况,包括形式动词的多余、误用、遗漏等;留学生形式动词使用偏误的原因,包括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的过度泛化及回避使用等。第六章为结语。首先对本文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然后针对偏误情况从教材编写和练习设置两个方面提出了教学建议,最后指出了本文研究的不足及进一步研究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