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调节肠道菌群缓解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来源 :云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wx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采用天麻和天麻素作为实验药物,通过观察模型小鼠胸主动脉病理改变及主动脉根部脂质蓄积情况、血脂水平的变化、血清中LPS和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肠黏膜免疫分子SIg A、紧密连接蛋白表达量、肠道菌群以及短链脂肪酸的变化,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与全身慢性炎症关系的角度,初步探讨天麻和天麻素发挥缓解小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机制。方法:1.选用8周龄的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天麻组和天麻素组,除空白组外,其余三组给与高脂饮食喂养的方式复制AS模型。2.药物干预:13周后,模型组继续使用高脂饲料喂养,天麻组与天麻素组继续使用高脂饲料并分别加用天麻提取物和天麻素进行给药干预,空白组与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每日一次,饲养共20周后,结束实验。5.指标检测:(1)HE染色法检测小鼠胸主动脉组织病理变化;BODIPY染色法检测小鼠主动脉根部脂质蓄积情况;(2)血脂相关指标:单试剂直接法和双试剂法检测小鼠血清中TC、LDL-C以及HDL-C的表达;(3)炎症相关指标: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循环血中TNF-α、IL-1β、ICAM-1、IL-6、IL-8、IL-10的表达水平;(4)肠屏障及黏膜免疫相关指标:通过Wse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OCLN、claudin-1)的相对表达水平;通过Elisa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中SIg A含量的变化以及血清中D-LA、LPS的表达水平(5)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相关指标:通过16Sr 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检测肠道菌群,GC-MS检测短链脂肪酸。结果:1.病理改变1.1各组小鼠主动脉HE染色20周后,HE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主动脉内膜相对平坦且完整,同心排列的弹力板比较清晰且完整,内膜下间隙较小,平滑肌细胞排列相对规整,没有增生;模型组内膜粗糙,局部可以发现有明显的增厚,平滑肌细胞出现大量增生,排列紊乱,并有向内皮下迁移的趋势,弹力板断裂不清晰,内皮下间隙增宽,出现泡沫细胞;天麻组与天麻素组局部内膜增厚,平滑肌细胞增生,排列紊乱,同心排列的弹性纤维层断裂不清晰,出现泡沫细胞,但与模型组相比有一定减轻。1.2各组小鼠主动脉BODIPY染色BODIPY染色结果显示,空白组主动脉瓣膜区未见明显脂滴;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出现了明显的脂滴沉积;天麻组与天麻素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脂滴浸润,但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减轻。2.天麻和天麻素对血脂水平影响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TC和LDL-C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HDL-C含量降低(P<0.01),相较于模型组,天麻组的血清中TC与LDL-C的含量明显降低(P<0.01),而HDL-C含量则有显著的提高(P<0.05);天麻素组血清中TC和LDL-C含量降低(P<0.01),HDL-C含量明显升高(P<0.01)。3.天麻和天麻素对血清炎症因子TNF-α、ICAM-1、IL-1β、IL-6、IL-8、IL-10的影响与空白组相比,在高脂饮食喂养20周后模型组的血清中TNF-α、IL-1β、IL-6、IL-8以及ICAM-1的含量显著升高(P<0.01),抑炎因子IL-10含量升高明显(P<0.05),相较于模型组,给药干预8周后,天麻组血清TNF-α水平有所降低,IL-10含量有所升高(P<0.05),ICAM-1、IL-1β、IL-8含量则均明显降低(P<0.01),IL-6含量有降低趋势(P>0.05),天麻素组TNF-α、IL-1β、IL-6含量明显降低,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1),ICAM-1、IL-8含量有所降低(P<0.05)。4.各组小鼠结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ZO-1、OCLN、claudin-1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P<0.01),相较于模型组,给药干预后,天麻组与天麻素组小鼠ZO-1、OCLN、claudin-1蛋白表达量明显提升(P<0.01)。5.小鼠结肠组织免疫分子Sig A含量变化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组织免疫分子Sig A含量下降(P<0.01),相较于模型组,天麻素组免疫分子Sig A含量有所上升(P<0.05),天麻组免疫分子Sig A含量有上升趋势(P>0.05)。6.天麻和天麻素对小鼠血清中D-LA含量的影响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D-L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天麻组血清D-LA含量明显下降(P<0.01),天麻素组血清D-LA含量明显下降(P<0.01)。7.天麻和天麻素对各组小鼠血清LPS的影响在实验结束后,我们检测了小鼠血清中LPS的水平,结果发现,在20周的高脂饮食饲喂后,模型组血清LPS水平有明显的升高(P<0.01),而在各个给药组中,天麻组和天麻素组血清LPS水平均有所降低。8.肠道菌群变化(1)丰度变化:从门水平上看,小鼠肠道内容物以Firmicutes、Proteobacteria、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为主。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在造模后相对丰度降低(P<0.05),Proteobacteria、Firmicutes相对丰度有所升高(P>0.05)。给药干预后,这一现象有所改变,与模型组相比,天麻素灌胃后升高了Bacteroidetes、Actinobacteria、Firmicutes的相对丰度(P>0.05),降低了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P>0.05),天麻提取物灌胃后显著提高了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P<0.05)和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P>0.05),并降低了Proteobacteria、Firmicutes相对丰度(P>0.05)。属水平上,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Romboutsia、Lactococcus(P<0.05)相对丰度升高,Dubosiella(P<0.05)、Alistipes(P<0.05)、unidentified-Enterobacteriaceae(P>0.05)相对丰度下降,给药干预后相对丰度有所提升,而Faecalibaculum、Bifidobacterium、Bacteroides、Parabacteroides、Alloprevotella、Alistipes、Odoribacter、Allobaculum的相对丰度则在造模后降低,在给药干预后相对丰度均有所升高或有升高趋势。(2)多样性变化: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有所降低;与模型组相比,药物干预组中,天麻组和天麻素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有所增加。9.SCFAs含量的变化在检测了小鼠粪便中菌群的同时,我们也检测了小鼠粪便中SCFAs的水平,结果发现,模型组小鼠粪便中乙酸、丙酸水平均有所降低(P<0.05)而丁酸则有相对降低的趋势(P>0.05)。在进行给药干预后,天麻组和天麻素组肠道中乙酸、丙酸、丁酸水平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趋势(P>0.05)。结论:1.天麻和天麻素能改善早期AS小鼠主动脉病变和脂质沉积,调节血脂表达水平。2.天麻提取物和天麻素能降低促炎因子表达水平,提高抗炎因子表达水平,调节早期AS小鼠机体炎症反应3.天麻和天麻素能增强早期AS小鼠肠黏膜免疫功能,修复肠黏膜屏障,改善内毒素通过肠屏障进入血液循环的情况。4.天麻和天麻素能够调节早期AS小鼠肠道菌群,提高益生菌丰度,降低致病菌丰度,提高短链脂肪酸水平,重塑肠道菌群结构,可能是是防治AS的作用机理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调神针刺加隔“痛泻要方”药饼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患者的整体疗效,为IBS-D的中医针灸调神论治提供思路。方法:选取符合研究标准病例9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各脱失11例,有效病例68例,两组各34例。治疗组调神组穴针刺联合脐部隔药饼灸治疗,对照组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内服,1周为1疗程,共4疗程。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IBS-SSS评分、首次趋于正常粪
目的:通过对气滞血瘀型跟痛症中医证候及其与足弓形态之间相关数据的观察和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治气滞血瘀型跟痛症提供一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于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伤科门诊就诊的58例单侧气滞血瘀型跟痛症患者。在《中医结合骨伤科学》的基础之上从气滞血瘀型跟痛症的临床表现中筛选出主症和次证,并按照其严重程度给予相应的分值,其中主症中的分值从轻到重分别为
目的:观察还少丹加味治疗帕金森病后轻度认知障碍的临床疗效,并予对照药多奈哌齐进行对比观察其疗效和副作用。方法:选帕金森病后轻度认知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依据诊断标准确定,共收集134例,其中对照组67例,试验组67例。所有患者均予抗帕金森药物治疗,治疗组用还少丹加味汤剂,2天/剂,60ml/次,3次/天,饭后半小时-1小时温服,疗程为3月。对照组口服药物盐酸多奈哌齐,晚睡前应用一次,以每日
目的:总结部分到昆明地区就诊的胃息肉患者的体质类型特点,并将影响胃息肉患者体质类型的相关因素进行研究,以此大致了解昆明地区的胃息肉患者体质及发病的相关因素,从而为临床治疗并预防胃息肉提供思路及依据。方法:通过收集患者基本信息及填写相关体质调查表,并进行统计及整理,运用横断面的研究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患者体质进行初步判定,从患者的基本信息与体质之间的关系研究其相关性。结果:1.本次研究共收集
目的:观察公英利癃汤加味联合坦索罗辛治疗湿热瘀阻型精癃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本次研究收集符合标准66例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33例。治疗组为公英利癃汤加味联合基础用药(坦索罗辛胶囊);对照组在基础用药上联合舒泌通胶囊。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分别记录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生活质量评分(QOL)、残余尿量及中医证候评分判定相关数值,进
目的:研究加味桑白皮汤治疗老年AECOPD(痰热郁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介质的影响,评价加味桑白皮汤对COPD发作期患者的治疗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客观依据。方法:将来源于云南省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及肺病科住院部72例符合纳入标准的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加味桑白皮汤,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周。诊疗前后观察并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
目的:通过全面收集整理兰茂《医门揽要》《滇南本草》中的补益方药,充分利用中医辨证补虚的思想,深入挖掘兰茂辨治虚证的方药药性规律、配伍规律、类方运用等内在规律以及融合药食两用补虚的思想,结合社会补益思想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对兰茂辨治虚证的学术思想进行整理研究,探究虚证治疗的新思路,为临床诊治虚证提供更好的指导,也丰富“滇南医学”的内涵,对于进一步挖掘整理云南民族医药资源具有重要价值。方法:采用文献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隐性失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基于“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当需急固”理论,运用调补气血的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隐性失血,进一步探讨隐性失血与中医气、血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昆明市中医医院骨伤科住院部符合纳入标准的单侧股骨粗隆间骨折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的患者6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收集的病例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对照组3
目的:评价以家庭为中心的支持性教育计划对晚期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负担、积极感受水平及简易应对方式的干预效果,为探讨临床实践有效的干预方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属于类实验性研究。严格按照纳排标准便利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05月云南省某三甲医院肿瘤内科住院的晚期癌症患者照顾者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常规健康宣教的基础上
目的:梳理芳香开窍治法的学术源流;梳理并阐明“窍”的概念定义及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研究“窍病”的概念、内涵;探讨窍病的病因病机;整理“芳香开窍法”的具体治法等,对芳香开窍的治疗方法进行总结。归纳出历代医家对芳香开窍法的临床应用、适应病证及常用方药解析,为中医临床提供理论依据及诊疗思路。方法:运用文献学以及目录学的方法收集相关资料,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主要收集学位、期刊论文)、《中华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