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磁悬浮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的机电一体化驱动技术,其具有一些显而易见的优势:无机械摩擦,无接触传动,低功耗,低噪音,而且可以延长机械装置的寿命等等。目前,我国针织行业中,大多数高端针织机械设备只能通过依靠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生产方式,然后在针织工艺的原理、关键核心元器件、高效控制驱动及系统集成的技术上进行产品研发。本课题以针织提花圆纬机为研究对象,在以针织圆机的磁悬浮式驱动原理上,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磁悬浮理论与技术,对磁悬浮式驱动装置的力学模型合理性进行研究,为控制系统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以传统针织提花大圆机为基础,介绍了磁悬浮式驱动织针装置的组成,运用有限元思想分析了织针动态性能对运动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选针模式。以电磁-永磁基本原理为基点,探讨在狭小空间建立驱动织针轨迹的数学模型。重点研究织针在运动过程的受力,为织针动态分析找到理论参数。2.研究了磁悬浮式驱动装置电磁力的分析问题,利用matlab对分析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再将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电磁力分析的可靠性。为后续开展单悬浮织针及多织针的试验及方法,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基础。3.探究了磁悬浮式驱动装置电磁屏蔽问题,利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针筒对永磁体磁场屏蔽的效果,再对织针与针筒的摩察热进行了有限元热分析,验证了针筒在实现磁屏蔽作用的时候,也可以承受实验装置的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作用,为多磁悬浮式驱动装置的建立,提供了可行的理论基础。4.最后,通过实验理论计算分析,验证分析过程的可靠性和误差分析。同时,也验证了磁悬浮式驱动装置的耦合情况情况,结果表明磁悬浮式驱动织针装置是可行的。综上所述,本课题结合针织机关键技术,全面介绍了磁悬浮式驱动装置的设计原理、设计过程、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