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以鬯小说的现代性研究

来源 :西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oraclenie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以鬯可谓是香港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四十年代末南下香港后,他根植于香港本土,为香港现代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许多实绩:在做报刊编辑的过程中,刘以鬯大量引介了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与理论,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现代主义作家;文学创作上,他创作出一系列极富实验性的现代主义小说,从观念到形式都大胆创新。可以说,自刘以鬯始,香港现代文学的主流由四十年代的浪漫主义文学转而至现代主义文学,他无可争议地是香港纯文学的代表人物。论文以刘以鬯的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了他南下香港后所创作的作品,旨在疏清他将五四新文学审美现代性的一面从上海移植到香港后所发生的转化,以及叙事者所携带的民族离散经验与香港本土经验的融合。论文的前言部分简要介绍了刘以鬯的生平经历及文学创作情况,并指出其现代性书写对于香港文学的贡献,同时对于研究刘以鬯小说的专著及学术文章做了归纳整理。论文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从刘以鬯的生活轨迹入手,以上海与香港的双城经验和伴随作家身份认同而确立的香港本土意识来讨论刘以鬯小说现代性的形成,首先,上海与香港的双城经历使刘以鬯接受了多元文化的熏陶,为其小说现代性的形成创造了条件;其次,与同时期其他南来文人不同,刘以鬯较早地走出了身份认同的困境,这使他能全面透视港人心态,确立起个人的香港本土意识,这些因素共同丰富了刘以鬯小说的现代性经验。第二部分重点从刘以鬯的都市写作入手,通过都市景象的建构和雅与俗、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文化交融展现香港多元的城市景观,并揭示了都市人困顿的生存经验,体现刘氏小说的现代性内核。第三部分则重点分析刘以鬯现代主义小说的叙事手法,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和叙事语言三个方面来阐释文本叙事的现代性,其意义则在于更新了香港小说既有的叙事模式,为研究香港现代主义文学提供可借鉴的经验。作为香港文学的领军人物,刘以鬯用一生来实践其文学理念,他利用了小说形式与内容的现代性表现人物内在世界的冲突,对于同时期的香港作家来说,刘以鬯是将现代性贯穿其创作生涯的第一人。论文立足于刘以鬯的小说文本,探究其中的现代性内蕴,这一研究对于他如何推动香港文学本土性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浅埋煤层薄基岩下突水溃砂是顶板水害的类型之一。在我国西部地区,矿井水害时有发生,特别是突水溃砂情况最严重。这是由于西部矿区多为浅埋煤层,上覆基岩较薄,一旦由于煤层采动产生的覆岩裂隙贯穿到了含水层,会造成突水乃至溃砂的极其容易产生威胁矿井工作人员生命安全和社会财富的矿井水害。为了防止这种水害的发生,保证我国宝贵的煤炭资源能够顺利有序地开发,本文的研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并且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西部煤
正面吊可作为具有多用途的流动式集装箱搬运机械,主要针对国际集装箱吊与卸进行作业。在工作中由于正面吊处在重负载的状态中易产生振动问题,从而降低了作业效率。为了提高正面吊的性能,提出了能够有效抑制振动的控制方法,并进行仿真验证得出设计结果。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对正面吊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进行介绍,针对主要导致正面吊发生弹性变形的吊臂进行分析并给出了化简模型。研究了改进神经网络PD控制方法。将PD控制器
拉德布鲁赫公式的缔造者是著名的德国法哲学家、社会民主主义者古斯塔夫·兰贝特·拉德布鲁赫。拉德布鲁赫是新康德主义的追随者,其独特的法哲学思想依托于以康德二元论发展出来的相对主义。二战后,拉德布鲁赫从实证主义转向自然法,正义在其法理念论中趋向终极,拉德布鲁赫公式应运而生。在纽伦堡审判中,拉德布鲁赫公式的运用有效地解决了以希特勒为首的纳粹政府执政过程中所遗留下来的种种罪恶的法律问题。拉德布鲁赫公式可再分
社会形态更替,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在变化,同时伴随着偶像崇拜对象的演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可以说是伴随着偶像崇拜文化的发展,两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探究两者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过程,对偶像崇拜文化的健康发展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路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篇论文从以下几方面对其两者进行探究:首先,阐述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研究两者关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明确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本文采
随着现代企业竞争加剧,社会分工逐步细化,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自己不擅长的业务领域外包出去。其中IT产业通常很难为企业带来直接收益,而且企业靠自身力量构建一支能力强的IT团队有较大难度。基于这样的背景,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将IT业务外包给外包商。但是由于企业管理不规范、IT外包商技术水平有限、IT外包市场交易不健全等原因,各个企业在外包的过程当中还难免遇到一些风险。因此,企业在IT外包项目过程中加强对
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为中国带来了飞速的经济增长,这背后是以资源的不断消耗和环境的日益污染未代价。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的同时对经济发展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点从“十三五”规划前所未有地将“绿色”定位发展理念可以看出,而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但是要实现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离不开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参与和监督。基于这一背景,本文尝试从政府、企业和公众三个角度出发探究行政型环境规制工具、市场型
砂岩厚油层一直是油田开发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萨中开发区葡一油层组全面进入聚驱后开发阶段,研究区井网密度已达到国内罕见的126口/km2。各类微相砂体在该井网密度下都有极高的钻遇率,无论小层沉积微相平、剖面的刻画还是非均质性的分布规律,在该井网密度下都有较高精度的控制程度。通过调研研究区井网演变史,刻画重点小层不同开发时期在不同井网密度下沉积微相、砂体、及非均质性展布规律,进行不同井网密度下对沉积微相
海面无人船(Unmanned surface vehicle)是一种重要的海洋装备,在海洋信息勘探、近海巡逻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环境感知技术是无人船正常驾驶的核心关键技术,而其中视觉环境感知技术又是决定无人船是否能被大面积推广的重要关键技术。视觉环境感知系统最主要的任务时探测障碍目标的位置,同时还包括信息记录、环境检测等任务。然而海面视觉环境感知系统由于环境干扰等问题较大,现阶段发展并不成熟。主要
人体动作识别作为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各大领域如智能监控、人机交互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这使动作识别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研究热点。特别是随着深度摄相机如Kinect的出现,更多的高维信息可以被表示出来,基于3D骨架的动作识别吸引了众多研究者投入研究。借助深度摄相机,从深度图像上提取的人体3D骨架有着对光照、表观和视角的变化具有鲁棒性的优势。同时随着骨架实时估计算法的成熟进一步推动了这
明代宗禄问题,与有明一代相始终,影响巨大,历来就是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相较于其他朝代,明代的宗禄制度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既有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明代宗室人口的过快增长,禄粮开支的过于浩大,不仅对明中后期财政产生了巨大的压力,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加派、矿监税使等“暴政”的出现,而且也是明末财政破产乃至明朝最终覆灭的主因之一。明代“宗禄制度”是专制皇权压迫人民的一个重要表现。不过,既有研究的依据,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