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SD的二维结构变形监测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jun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构变形是评估桥梁等大型建筑健康状况的重要参数之一,结构变形测量的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成像法因具有量程大、相对低廉、非接触、能实现二维动态变形长期监测等优点而应用广泛。然而现有成像法采用CCD作为光敏器件,受CCD像素及其复杂信号处理方式限制,系统的分辨力和精度难以提高。连续型器件PSD具有分辨力高、信号处理简单、可连续探测光点位置等优点,代替CCD有望克服现有成像法的不足。然而桥梁结构变形测量环境恶劣,背景光复杂多变,测量距离远,难以保证到达PSD光敏面上的光斑拥有足够的辐射通量,这些因素都会对基于PSD的位移测量产生影响。为了实现高精度的结构变形测量,本文系统地分析PSD位移测量精度的影响因素,对关键因素进行理论建模,提出减小或消除各因素影响的方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器件进行系统设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①根据PSD的定位原理和信号处理方式,建立了PSD定位误差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光斑强度、背景光、电噪声对测量精度的影响。结合桥梁变形实际测量环境背景光强度大、多变、光波长多样等特点,采用光学滤波法和靶标光源调制法相结合消除背景光的影响,简化了误差模型。并设计实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②根据光学系统中光的传播原理,建立了靶标光源辐射强度与光斑辐射通量的对应关系。根据误差模型和系统测量精度要求,推导了PSD位移测量的光强条件,为测量系统中靶标光源辐射强度的确定提供理论依据。③分析了CCD结构变形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以及PSD与CCD定位方式的区别。根据PSD的定位特点,提出了适合于PSD位移测量系统的双光源双频调制靶标自标定方法,并设计了用于实验的自标定靶标及其控制电路。④以理论分析为依据,初步设计了系统硬件和软件。系统硬件部分包括成像光斑位移探测系统、光学系统等。软件部分包括信号采集软件、信号处理软件和上位机软件。⑤在实验室进行了标定实验和位移测量实验。标定实验得到的系统放大倍数与理论放大倍数的相对误差为0.62%,验证了该标定技术的可行性。系统位移测量的像方精度和线性度分别可达4μm和0.15%,相比于基于CCD的系统,基于PSD的系统在测量精度上更具优势。
其他文献
电阻发生器作为仪器仪表校准、电路测试等领域的重要基准源,广泛应用于汽车及航空仪表调校、万用表的阻抗测试以及电子电路调试等场合。目前,电阻发生技术主要包括有源和无源两种。其中,有源电阻发生技术功耗大且易干扰外部电路,因而在小功率仪表检测应用场合,更多地采用无源电阻发生技术,其原理简单易于实现,但无源电阻发生器在输出精度和稳定性方面尚存在不足。因此,对高精度无源电阻发生器的研究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针对以
气液两相是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状态,尤其普遍存在于石油、化工、管道运输、核反应堆等领域,因此气液两相相关参数的准确测量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针对相含率的测量主要采用近红外吸收光谱技术,针对流量的测量主要采用差压技术。针对轴向安装近红外系统可以有效控制近红外发射装置发出的光仅被相应的接收探头接收,提高测量准确性。同时减少数据冗余,提高数据有效性。在测量装置中,各变径段增加取压孔,提取差压值进行流量测
由于天然钍中不含有任何易裂变核素,因此必须向其中加入额外的易裂变核素以提供裂变中子使232Th转换为233U。向钍基燃料中加入易裂核素将涉及两个基本问题,一个是钍含量问题,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