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临床诊治的系统性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boy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西南地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诊治现状及生存质量分析目的:分析西南地区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Beckermuscular dystrophy, DMD/BMD)患儿的诊治现状及生存质量(qualityof life, QoL)状况,以提高其诊疗水平。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疑诊DMD/BMD病例294例,采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mPCR)+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repeat, STR)多态性连锁分析法行dystrophin基因检测。随机抽取17例基因检测阴性患儿行腓肠肌活检,光镜下观察病理改变。遵循量表引进程序,首次将儿童生存质量量表PedsQLTM3.0神经肌肉疾病模块(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TM3.0neuromuscular module,PedsQLTM3.0NMM)翻译、修订并形成PedsQLTM3.0NMM中文版后,随机抽取39例确诊DMD/BMD患儿及其家长,调查其QoL。并随访治疗情况。结果:294例疑诊病例mPCR+STR法检出外显子/STR缺失的阳性率为32.65%。外显子48、50和STR49CA、50CA缺失率最高。17例活检的阳性率为82.35%。PedsQLTM3.0NMM中文版的缺失率<1%,克伦巴赫系数α(Cronbach’s α)>0.7,评定者间的信度(intraclasscorrelation coefficient, ICC)>0.6,各条目与所属维度的Spearman相关系数(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Spearman, rs)呈中、高度相关,相对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 CFI)>0.9。DMD/BMD患儿病情越重,疾病维度评分越低,差异有显著性(P <0.05);而交流、家庭维度评分普遍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1例确诊的DMD患儿中,17.82%予口服泼尼松0.75mg/kg/d治疗,大部分未予治疗,观察随访中。结论:mPCR+STR法可提高dystrophin基因检测的准确性,但阳性率不高;肌肉活检是确诊手段的良好补充。PedsQLTM3.0NMM中文版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应用于我国DMD/BMD患儿QoL的评价。病情轻重是影响DMD/BMD患儿QoL的主要因素;他们普遍缺乏良好的交流,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大部分DMD患儿未予治疗。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DMD/BMD临床诊治指南尤为迫切。第二部分糖皮质激素治疗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参考国外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dystrophy, DMD)的临床诊治指南,多学科协作,进行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治疗DMD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系统地评估GC治疗DMD的疗效和远期预后的影响,以期为西南地区DMD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疗效评价及副反应监测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经基因或病理检测确诊为DMD患儿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进入泼尼松组(36例)和对照组(30例)。为期6~12月泼尼松0.75mg/kg/d治疗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后,比较治疗前后DMD患儿的肌力、肌肉功能、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值、骨骼肌B超、生存质量(qualityof life, QoL)的变化,并监测药物副反应。结果:治疗6~12月后,泼尼松组患儿的肌力、肌肉功能基本保持稳定并有好转,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骨骼肌B超回声减弱,皮下脂肪厚度降低;QoL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及同时点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治疗6月后,泼尼松组患儿的CK值明显增高,与治疗前及同时点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此后CK值逐渐下降,但尚未恢复正常范围。对照组患儿随病情的进展,肌力、肌肉功能下降明显,骨骼肌B超回声及QoL有明显恶化趋势,CK值有逐渐下降趋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临床试验过程中,大部分DMD患儿无明显副反应,治疗前后,两组DMD患儿的体重、身高、血压(舒张压)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泼尼松0.75mg/kg/d适合西南地区DMD患儿的中长期治疗,副反应少。DMD患儿血清CK值的变化具有诊断价值,但存在个体差异,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无法作为评估药物疗效的客观指标。骨骼肌B超不但能判断肌肉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为疾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及病情随访提供客观依据;而且动态监测骨骼肌B超的变化可作为评估DMD药物疗效的客观指标。这些结果可初步为西南地区DMD的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疗效评价及副反应监测提供建设性的指导意见。第三部分肌肉特异性microRNAs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中的表达及意义目的:通过检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Duchenne musculardystrophy, DMD)血清肌肉特异性microRNAs(miRNAs)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DMD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期作为DMD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方法: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经基因或病理检测确诊的DMD患儿6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抽取进入实验组(39例)。于同一时期本院儿童保健科健康体检的健康男性儿童中抽取对照组36例。行肌力、肌肉功能、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评估及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检测后,采用实时定量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qPCR)法检测血清肌肉特异性miRNAs的表达水平,并与血清CK值及肌力、肌肉功能和QoL进行比较,探讨肌肉特异性miRNAs与DMD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血清肌肉特异性miRNAs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 <0.01)。肌肉特异性miRNAs与年龄之间无相关性(P>0.05),与肌力、肌肉功能及QoL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性(P <0.05),尤以miRNA-206为显著。CK值与年龄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 <0.05),与肌力、肌肉功能及QoL无相关性(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分析显示,肌肉特异性miRNAs的AUC≥0.9,诊断价值较高,灵敏度和特异度好,尤以miRNA-206为著。结论:肌肉特异性miRNAs在DMD患儿的血清中高度表达,稳定性强,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DMD诊断的新型生物标志物,对指导相关基础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正>在订单不断减少,利润空间不断缩小的困境下,当前有不少中小企业正在酝酿转型升级,转型需要资金,不少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因为"心急"而遭遇信贷骗局。广州市经贸委近日公开披
胰高血糖素样肽(GLP-1)和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激素(GIP)是由胃肠道分泌的两种重要肠促胰岛素,是胰岛素分泌和控制血糖稳定的重要调节因子。肠促胰岛素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控
20世纪80年代,伴随着西方国家教师教育改革的浪潮,反思性教学首先在欧美国家兴起,并在世界各地迅速发展,成为一股影响各国教育改革的强劲思潮。在中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
学英语讲究听说读写译,鉴于中学一般不专门开设翻译课,笔者就从翻译的"信达雅"开始,借助生动的例子,浅谈翻译的要领。翻译要"接地气",翻译要有文化积淀,要讲究智慧,译者要有学识
随着我国经济技术的发展,我国对西部的建设越发的重视,尤其对西部地区的电力建设更加关注,只有电力设施的完善才能促进其他经济的发展,所以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国家对西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数学知识的运用领域的逐步扩大,数学知识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其中,数学阅读能力逐渐成为了现代信息社会人们获取知识、终生学习必须具备的能力。高中阶段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在多年从事高校排球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目前高校排球运动开展的现状。认为气排球是一种减重、减速又保持普通排球基本特性、规则的新式排球;
目的:研究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对进食障碍的影响,考察自我控制在父母教养方式对进食障碍预测中的中介作用及该中介作用的性别差异。方法:使用进食障碍问卷、自我控制量表、简
《等待》是哈金创作生涯的第二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本书在1999年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也为哈金带来了巨大的声誉。作为美国少数族裔的一员,哈金用自己的英语写
园林植物景观照明即是在园林植物景观的基础上,利用现代照明技术和艺术手段来塑造植物夜间景观。它不仅关系着城市夜空间环境的质量,也是城市形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