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angiography,OCTA)对6-18岁健康正视眼青少年眼底黄斑区视网膜血管进行量化分析,并探讨对其产生影响的相关因素。
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的6-18岁的健康青少年人群,行视力、屈光及眼压检查,最终共145眼(145例)入组。入组受试者均行视力、屈光、眼压、眼轴检查及身高体重测量并计算BMI(BodyMassIndex)指数,运用OCTA采集视网膜黄斑区微血管密度及视网膜厚度,并通过系统软件自动分层得到浅层及深层血流图,选取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avascularzone,FAZ)及以黄斑中心凹(fovea)为中心以直径为1mm圆、3mm旁中心凹(parafovea)圆及6mm近中心凹(parifovea)圆内的浅层血管密度进行测量分析。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单因素线性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在本组研究中,最终共145眼(145例)纳入,其中男性81人(56%),女性64人(44%),年龄均介于6-18岁之间,平均(11.12±2.62)岁。1、通过性别分组分析发现,6-18岁青少年人群中,女性的FAZ面积(0.30±0.10)大于男性(0.26±0.09),男性在fovea视网膜厚度(246.00±16.89mm)、fovea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23.90±6.31)、parafovea视网膜厚度(325.11±12.16mm)、parafovea鼻侧视网膜厚度(329.42±12.93mm)上高于女性(237.59±14.72mm,21.51±6.09,320.41±13.50mm,324.00±14.3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年龄分组分析发现,年龄与FAZ及黄斑区各项血管密度均无明显相关性。3、对各指标进行一般线性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可显著影响黄斑中心凹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εβ=0.941,P<0.05),性别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可显著影响FAZ(εβ=0.190,-0.944,P<0.05),年龄、眼压、BMI及其他区域网膜厚度对FAZ、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管无明显影响。
结论:1、在6-18岁青少年中,女性FAZ面积大于男性;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越小,则黄斑中心凹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越小,且FAZ面积越大。
2、在6-18岁青少年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黄斑区血流无明显变化。
3、OCTA技术可对青少年黄斑区视网膜血流进行安全快速的检测。
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的6-18岁的健康青少年人群,行视力、屈光及眼压检查,最终共145眼(145例)入组。入组受试者均行视力、屈光、眼压、眼轴检查及身高体重测量并计算BMI(BodyMassIndex)指数,运用OCTA采集视网膜黄斑区微血管密度及视网膜厚度,并通过系统软件自动分层得到浅层及深层血流图,选取黄斑中心凹无血管区(foveaavascularzone,FAZ)及以黄斑中心凹(fovea)为中心以直径为1mm圆、3mm旁中心凹(parafovea)圆及6mm近中心凹(parifovea)圆内的浅层血管密度进行测量分析。使用SPSS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t检验,方差分析,秩和检验,单因素线性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在本组研究中,最终共145眼(145例)纳入,其中男性81人(56%),女性64人(44%),年龄均介于6-18岁之间,平均(11.12±2.62)岁。1、通过性别分组分析发现,6-18岁青少年人群中,女性的FAZ面积(0.30±0.10)大于男性(0.26±0.09),男性在fovea视网膜厚度(246.00±16.89mm)、fovea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23.90±6.31)、parafovea视网膜厚度(325.11±12.16mm)、parafovea鼻侧视网膜厚度(329.42±12.93mm)上高于女性(237.59±14.72mm,21.51±6.09,320.41±13.50mm,324.00±14.3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对年龄分组分析发现,年龄与FAZ及黄斑区各项血管密度均无明显相关性。3、对各指标进行一般线性回归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可显著影响黄斑中心凹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εβ=0.941,P<0.05),性别及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可显著影响FAZ(εβ=0.190,-0.944,P<0.05),年龄、眼压、BMI及其他区域网膜厚度对FAZ、黄斑区浅层视网膜血管无明显影响。
结论:1、在6-18岁青少年中,女性FAZ面积大于男性;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越小,则黄斑中心凹浅层视网膜血管密度越小,且FAZ面积越大。
2、在6-18岁青少年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黄斑区血流无明显变化。
3、OCTA技术可对青少年黄斑区视网膜血流进行安全快速的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