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异染性脑白质营养不良(metachromaticleukodystrophy,MLD)是一种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遗传方式的脑白质病,也是一种溶酶体病。MLD主要病因为编码ASA酶(arylsulftaseA,ASA)的ARSA基因发生突变,导致人体内ASA酶缺乏,从而使得硫脂不能被正常降解,而沉积在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系统,甚至内脏组织,表现出一系列与异常神经代谢相关的临床症状。MLD的影像学上呈现为脑白质及周围神经的脱髓鞘改变。此研究旨在通过对一个家庭进行基因检测,发现其致病基因,并为进一步解释MLD基因型-表型的联系提供可能。
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儿童康复科长期随访的一例患儿,首先进行病史采集,其次完善头颅MRI检查,ASA酶数量的测定,以及其他评估神经系统发育的相关辅助检查。此外,我们采集了患儿及父母的血标本,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以明确基因诊断。针对所检测出的基因突变,我们还建立了系统进化树并对同源蛋白序列进行了比对,以判断突变子的保守性。另外,我们还进行了insilico分析,预测突变蛋白对人体生理功能可能造成的影响。
结果:该患儿的母亲来自于近亲家庭,患儿母亲的父母为表兄妹。患儿的MLD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症状为7岁表现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脑MRI表现为典型的“虎斑征”,在T2WI相上,半卵圆中心及基底节区均表现出异常高信号影,ASA酶数量检测在正常范围内。基因检测出患儿ARSA基因的第8号外显子上发生了复合杂合突变([c.1297C>G]+[c.1345G>A][p.Leu433Val]+[p.Gly449Arg])),并且该突变为首次报道。另外,同源蛋白序列比对显示突变子Leu433为高度保守。
结论:一例ARSA基因发生复合杂合突变([c.1297C>G]+[c.1345G>A])的患儿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脑MRI表现出典型的“虎斑征”。
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儿童康复科长期随访的一例患儿,首先进行病史采集,其次完善头颅MRI检查,ASA酶数量的测定,以及其他评估神经系统发育的相关辅助检查。此外,我们采集了患儿及父母的血标本,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以明确基因诊断。针对所检测出的基因突变,我们还建立了系统进化树并对同源蛋白序列进行了比对,以判断突变子的保守性。另外,我们还进行了insilico分析,预测突变蛋白对人体生理功能可能造成的影响。
结果:该患儿的母亲来自于近亲家庭,患儿母亲的父母为表兄妹。患儿的MLD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症状为7岁表现出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脑MRI表现为典型的“虎斑征”,在T2WI相上,半卵圆中心及基底节区均表现出异常高信号影,ASA酶数量检测在正常范围内。基因检测出患儿ARSA基因的第8号外显子上发生了复合杂合突变([c.1297C>G]+[c.1345G>A][p.Leu433Val]+[p.Gly449Arg])),并且该突变为首次报道。另外,同源蛋白序列比对显示突变子Leu433为高度保守。
结论:一例ARSA基因发生复合杂合突变([c.1297C>G]+[c.1345G>A])的患儿主要表现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及脑MRI表现出典型的“虎斑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