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1年我国开始试行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规模日益扩大,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时至今日,自考毕业生已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其就业问题也从无到有,日益引起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在现今普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同样异常严峻的环境之下。对此,自考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缓解对策的提出亟需理论性的指导。本文通过对自考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理论研究以及实证调查的统计和分析,寻找缓解自考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途径。这对于缓解自考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同时也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大学生就业理论体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原则,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开展本文的研究工作。在对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以及相关概念进行阐述的基础上,进一步论述了自考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发展历程。并以具有代表性的武汉地区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法得到详实的数据,从自考毕业生就业率、自考毕业生就业质量以及自考毕业生就业结构等三个方面分析自考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现状。分析发现:自考毕业生就业率不高、自考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以及自考毕业生就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产生根源,本文基于供求理论、个人偏见模型和人力资本理论,对自考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进行了一般性理论阐释,然后对自考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成因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研究。自考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原因在于:国家对自考生就业问题的重视不够、自考助学班的培养模式不当、社会环境对自考生就业不利以及自考生自身的就业条件不足等方面。最后,本文有的放矢地从国家、学校、社会、自考生自身四个维度提出了缓解自考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