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创新作为实现政治现代化的主要途径,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和重视,但同时,我国的政府创新仍然笼罩在前现代的阴影之下。首先,也是最根本的是,政府创新受到了官本位文化、人治文化以及经验主义等前现代观念的禁锢;其次,作为后发展国家,我国行政管理制度体制也因为现实的发展基础而滞后,政府全能化和监督机制的缺失直接构成了我国政府创新的现实困扰;最后,在转型时期的中国,前现代因素与社会内在发展需求形成了激烈的冲突,集中体现在政府失灵、政府公信力流失、群体性事件等现象之中,恶化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不利于我国政府创新的推进。总而言之,政府创新发展遭遇的瓶颈在于中国社会的前现代因素,因此厘清现代性价值理念,指引政府创新实践显得尤为重要。自鸦片战争中国遭遇全球化以来,现代性理念开始从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影响中国社会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现代化更是成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格调。在政治领域,现代性“人本”、“宪政”、“理性”观念随大势所趋地成为政治改革和政府创新的重要价值指标。其中,人本观念唤醒了中国人的主体性意识,促进了人们对合法政治权利的追求,同时还培育了普通大众直接参与政治生活的积极性;宪政观念则唤起了政府对政治合法性基础的重视,促使政府公权力的使用更为规范化和制度化,将行政行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公众意志上来;理性观念强调的是科学对现代政治的重要影响,呼吁政府运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管理技术和竞争机制,以达到提升政府效率和效能的目的。构建有限政府是当下中国政府创新的科学选择,有限政府内涵的“人本”、“宪政”、“理性”逻辑符合现代性的核心价值要求,可以有效突破中国政府创新的“前现代”困境,推进我国政治现代化的进程。具体来说,我国构建有限政府应坚持现代性价值导向,并着力于革新执政理念、创新政治制度以及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本文绪论主要介绍在文中使用的核心概念和中国政府创新的时代背景,第二章分析当代中国政府创新的主要“前现代”障碍,分别从观念、制度和社会环境三个角度出发试剖析现阶段我国政府创新所面临的困境。第三章详细论述了现代性“人本”、“宪政”、“理性”等主要观念的聚焦点和具体要求。论文的第四章从政府创新的现实困境出发,结合现代性的主要理念提出:有限政府是我国政府创新在现代性导向下的科学选择,并对如何在现代性导向下构建有限政府进行了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