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命运之子故事是历史悠久的故事类型,在世界很多民族和地区广泛流传。按照历史地理学派的分类法,它可以归为AT460、461与930的复合型故事,目前已搜集到的中外异文总量多达七百余篇,其中,在中国的异文有两百多篇。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善良的小伙子抗争命运、探索命运、改变命运的曲折人生。小伙子极其穷困,生活难以为继,或是娶妻时因贫穷受到刁难,所以决心出门“找好运”,询问佛祖(太阳、仙人等)如何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如何寻找到稀奇古怪的聘礼。前往目的地的路程中,他得到了三个遭遇困境的路人(有时是动植物)的帮助,因此答应帮助他们一起问佛祖解难题的方法;当他见到佛祖(太阳、仙人等)后,被告知“问三不问四”,只能问三个问题,于是他舍弃了自己的问题,为他人找到了摆脱困境的答案;返程途中他将答案告诉托问之人并得到报答,报答的礼物正是他缺少的财富(聘礼、妻子等),他由此获得了好运,过上了幸福生活。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蕴含着对命运这一古老的文化母题的哲理思考。论文以命运之子为中心,运用文献学、故事类型学和母题分析等理论方法,深入研究命运之子的叙事特征、人物关系与哲学意蕴,多侧面地反思“人与命运”的关系,进而思考“命运之子”故事的现实意义与当代价值,为故事学提供一个代表性案例,为生活实践继承一份古老智慧。论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从理论与现实两个维度阐释了研究意义,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了故事的搜集与整理、故事源流的研究、故事主题的研究、个案研究与比较研究,在先行成果的基础上总结经验与空白,针对性地提出本文的研究重难点以及研究过程中运用的理论方法。同时,该部分也对本文的核心概念“命运之子”进行了简单的界定。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包括三章:第一章为命运之子故事的主要类型研究。根据命运之子故事在各类型索引中的分类情况,并结合故事的情节结构,探讨问活佛、找聘礼与幸运儿三大亚型的特点,强调了问活佛亚型中具有独特的人物命名方式以及“问三不问四”的独特情节,找聘礼亚型具有与其他故事类型组合的特质,幸运儿亚型则体现了浓厚的外来色彩。这些特点都包含着独特的文化内涵,是讨论故事文本意义与现实价值的重要基础。第二章为命运之子的内在力量研究。命运之子最突出的性格特质在于他通过追寻命运、经历考验,为自己和他人改变了命运。本章通过探讨命运之子的行动特点、文化身份等,突出了其坚毅勇敢、善良淳朴、信守承诺的品质,特别是他身上所体现的敢于抗争、勇于改变的命运观和人生观,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第三章为命运之子的文化意义研究。命运之子在故事中既是求助者,又是受助者与助人者。他在助人还是助己的道德选择中,表现了其“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价值理念,以及对于“真善美”的道德品质的追求,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第四章为命运之子的关系建构研究。命运之子与托问之人、解难之人的伦理关系,表现了人与自我、他者、世界的关系建构。同时,命运之子与托问之人互助互利,命运与共,二者的紧密联系通过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思想显现出来;而作为帮助者的解难之人,则象征着共同体中强大的集体力量,为人类解决命运困境提供了有益的参照。第三部分为结语。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结论,对中国命运之子故事在哲学、诗学、史学角度的研究提出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