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湿地是自然界之中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具有洪水调蓄、气候调节、水源涵养等重要的生态功能,被称为“自然之肾”。湿地野生动物中鸟类是最具代表性的类群,是湿地生态系统重要组成部分。鸟的种类确定对湿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鸟类的鸣声所具有物种的特性,是识别鸟类的重要依据。因此,做好湿地鸟类监测调查,对维持湿地基本生态,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为了提供一种性能优良、成本低廉,且能无线远程采集传输鸟鸣的监测系统,在分析现有音频采集处理系统架构与3G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的基础上,研究并设计基于ARM嵌入式平台和3G无线数据传输技术,用于对湿地候鸟的音频信息进行采集与传输。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研究分析现有相关研究成果的优点与不足,根据鸟鸣采集和传输的需求,提出了ARM嵌入式平台结合3G上网模块和太阳能供电模块的设计方案。(2)考虑系统整体成本和性能等方面的因素,进行了相关软硬件结构设计。选定了嵌入式平台、处理器、音频传感器的型号,3G网络模块型号和3G传输制式,太阳能模块型号。(3)根据开发系统的需求选择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作为ARM开发板的操作系统,并对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进行了移植,编译BootLoader启动引导程序,对Linux系统内核进行相关剪裁、配置和编译,制作yaffs2格式根文件系统,完成了系统移植。(4)为ARM开发板进行了鸟鸣采集程序设计,实现了ARM开发板的鸣声采集功能。对3G上网模块的驱动进行了编辑和加载,并编写了拨号上网脚本,实现了在嵌入式开发板进行3G拨号上网功能。为ARM开发板进行了数据无线传输应用程序设计,实现了ARM开发板的鸣声数据传输功能。设计了太阳能供电模块架构,实现了鸟鸣采集传输系统的长期电源供给。为鸟鸣监控系统搭建了VPN服务器,实现ARM嵌入式平台连接VPN服务器。(5)对鸟鸣监控系统进行了测试。首先在局域网环境,使用多线程的数据传输方式测试了系统的数据传输性能,结果系统传输速率高、音频清晰,采集稳定。然后在VPN相似网络模型下进行了设计的可行性测试,实现数据的端对端传输的可行性。最后进行了系统的综合测试,本文提出的系统方案可实现实时鸟鸣监测,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