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瘫,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系统伤残疾病,疾病严重的并发症及不甚理想的预后给患儿带来极大的心理负担。传统的护理模式主要集中在帮助患儿肢体功能的恢复,忽略了患儿的心理需求。查阅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对脑瘫患儿心理康复的研究较少,且对实施的心理疗法缺乏科学的论证。沙盘游戏疗法是当今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心理治疗技术之一,来访者在治疗师所营造的“自由与受保护”的空间内摆放沙具,自由地幻想和想象、表达情感、宣泄情绪,以唤醒他们的潜意识,最终发挥自我治愈的能力。本研究在脑瘫患儿常规物理康复治疗、护理的同时,引入沙盘游戏疗法进行心理康复治疗、护理,并以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观察,论证,探索能促进脑瘫患儿心理康复的有效方法。研究目的:(1)明确脑瘫患儿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2)在脑瘫患儿常规物理康复治疗护理中引入沙盘游戏疗法进行心理康复治疗,缓解现存的心理问题,降低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3)探讨和评价沙盘游戏法在促进脑瘫患儿身心康复中的积极作用。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法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ovid等中英文数据库查阅国内外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脑瘫患儿心理护理的研究现状。学习沙盘游戏疗法的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沙盘游戏疗法在国内外的研究应用现状。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2)问卷调查法自制基线调查表,了解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父母文化等基本情况。运用Conners父母用症状问卷(parent symptom questionnaire,PSQ)调查评估脑瘫儿童心理行为特点。自制对脑瘫患儿家长的半结构式访谈表,调查分析患儿心理行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3)实验法本研究设正常儿童组、脑瘫患儿干预组和对照组三个组。采用正常儿童组、脑瘫患儿组组间比较,以明确脑瘫患儿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将脑瘫患儿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采用干预组和对照组等组前后对照及自身前后对照的实验设计。将沙盘游戏心理治疗法融入到患儿的日常康复护理中,干预结束后运用PSQ量表和对家长的半结构式访谈对患儿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自身前后对照及干预组与实验组组间对照分析,评价沙盘游戏疗法在缓解脑瘫患儿现存的心理问题,降低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率和在脑瘫患儿心理康复中的作用。研究结果:(1)本研究选取20名正常儿童与20名脑瘫患儿,组间无差异。PSQ量表得分比较发现,脑瘫患儿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P<0.01),焦虑(P<0.05)5个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组儿童。(2)将脑瘫组患儿按区组随机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心理问题组间无差异。干预结束后PSQ量表得分比较发现,干预组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多动指数(P<0.01),焦虑(P<0.05)5个因子得分均较对照组有明显降低。干预组PSQ量表得分自身前后对照发现,患儿的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P<0.01)5个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对照组PSQ量表得分自身前后对照发现,患儿的学习问题(P<0.01)、焦虑(P<0.05)2个因子得分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3)对脑瘫患儿家长的半结构式访谈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结束后,干预组患儿在情绪、行为、社交、治疗配合度、是否顺从家长及医生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而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研究结论:(1)脑瘫患儿较正常儿童有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主要表现在品行问题、学习问题、冲动-多动、焦虑、多动指数5个因子。(2)沙盘游戏心理疗法能有效缓解脑瘫患儿行为问题、情绪问题,提高社交能力,在促进脑瘫患儿的心理康复中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