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κB在葡萄膜巩膜房水外流通道的表达及其作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ao8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光眼目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第二位不可逆致盲性眼病。研究青光眼的多中心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个体化眼压正常调控治疗仍然是目前阻止病程进展的最有效手段。临床上青光眼眼压升高绝大部分是因房水外流阻力增加所致。葡萄膜巩膜房水流出途径是房水的两条重要排出途径之一,因此,研究葡萄膜巩膜房水流出通道的分子调控机制,进一步了解青光眼的发病机理,丰富青光眼房水流出作用机制理论,为青光眼的治疗提供新的、强有力的手段。 研究目的:观察曲伏前列腺素药物作用下,核转录因子NF-κB及IκB系统对葡萄膜巩膜房水外流的分子调控,以及MMP-2在葡萄膜巩膜房水外流通道的作用,力图阐明葡萄膜巩膜房水外流的分子机制。 研究方法: 1、体外培养人睫状肌细胞并鉴定。 2、人睫状肌细胞培养基中加1μM曲伏前列腺素,根据孵育时间的不同分为4组,即0hr组(对照组)、6hr组、12hr、24hr组。孵育至上述时间点时,分别收取细胞孵育液及细胞,real-timeRT-PCR、和免疫荧光半定量分析分别检测上述时间组NF-κBp65、IκBα、MMP-2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Zymography技术测定MMP-2活性。 研究结果: 1、人睫状肌细胞培养和鉴定 1.1光镜组织块培养的睫状肌细胞,1周后细胞开始从组织块周边游离出来,呈典型的梭形。组织块培养细胞融合后,组织块周围细胞呈漩涡状排列,组织块间细胞呈峰谷样排列。 1.2细胞用Smoothmuscleα-actin和Desmin免疫荧光反应均可见阳性物质分布于胞浆中。形态学和免疫荧光鉴定证明所培养的细胞是人睫状肌细胞。 2、real-timeRT-PCR法分别检测NF-κBp65、IκBα、MMP-2在不同时间组的基因表达 mRNA相对定量结果用LSD-t检验统计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6hr、12hr、24hr组NF-κBp65均表达下降(p=0.001);IκBα荧光强度6hr组、12hr组较对照组改变不明显(p>0.05),24hr组较对照组增加(p=0.000);MMP-2基因表达6hr组较对照组下降(p=0.000),12hr、24hr组较对照组逐渐增加趋势(p=0.000)。 3、免疫荧光半定量分析 相同曝光时间、相同面积下对照组和各实验组的细胞荧光染色强度应用LSD-ttest统计软件分析表明:NF-κBp65荧光强度6hr、12hr、24hr组均较对照组减少(p=0.000);Iκ±Bα6hr组较对照组没有明显改变(p=0.134)、12hr组较对照组轻微下降(p=0.032),24hr组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01);MMP-2荧光强度6hr组较对照组荧光强度减少(p=0.305),12hr、24hr组较对照组逐渐升高趋势(p=0.000)。 4、Zymography(明胶酶谱)技术检测各时间组MMP-2的活性 Zymography凝胶中可见一条MMP-2透明条带,分子量为72kDa,对照组与6hr、12hr、24hr组MMP-2校正光密度值分别为10.23±5.06,52.23±6.87,103.76±21.47,237.21±39.72(n=4);分别较对照组增加(n=4),实验各组MMP-2活性比对照组增强。(p=0.000)实验结论:曲伏前列腺素作用于人睫状肌细胞后,NF-kBp65的基因表达下调,IκBα的基因表达上调。NF-kB在葡萄膜巩膜房水流出通道中起负调控作用。曲伏前列腺素作用于人睫状肌细胞后,MMP-2的基因表达上调。MMP-2活性随药物作用时间延长而增强。
其他文献
背景和目的:正常的羊水量对维持胎儿正常的生长和发育有重要作用。羊水过多或羊水过少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其围产儿死亡率和围产儿病率显著升高。由于羊水产生和吸收机制尚未
目的探讨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rs41377046、rs184329901以及rs369082701多态性与维吾尔族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0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内
目前世界上每年有150万婴幼儿因需进行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等多种原因而接受全身麻醉。长期以来,全身麻醉是否影响婴幼儿的智力发育一直是患儿亲属十分关注的问题,并往往因这种
易地扶贫搬迁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是我省必须打赢的"四场硬仗"中的两场硬仗. 易地扶贫搬迁点的义务教育保障问题,是这"两场硬仗"的交汇点,也是关键着力点. 必须坚决贯彻落
期刊
70年前,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共同缔造了新中国。我们党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确
期刊
目的;探讨玫瑰挥发油及其3种单体化合物(香叶醇、β-香茅醇和丁香酚)的体外抗念珠菌活性及玫瑰挥发油与氟康唑在联合抑菌实验中的相互作用,为玫瑰挥发油抗菌机理、有效成分和临
研究背景 帕金森病是中老年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理改变是黑质多巴胺(dopamine,DA)能神经元的变性缺失,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细胞移植治疗是比较有前景的治疗手段
口腔鳞状细胞癌发病率高,约占口腔恶性肿瘤的80%,其中又以舌癌最常见,约占口腔鳞癌的40%-50%。人类研究最为广泛和深入的抑癌基因——p53基因,在口腔癌中突变率较高,被认为与口腔癌